#自然
-
專家稱蝙蝠為自然界無名英雄 保加利亞推保育計畫
|全球晝伏夜出的蝙蝠,暗黑形象讓許多人感到害怕,但是在一些專家眼裡蝙蝠會吃掉害蟲,並且散播種子,其實是自然界的無名英雄,東南歐國家保加利亞就正在積極推動保育計畫。
-
歐洲最早生態村蘇格蘭芬霍恩 居民靠風電、有機耕作生活
|全球許多人都想更環保的過生活,盡量減少資源的消耗浪費,蘇格蘭的芬霍恩是歐洲最古老的生態村之一,大約500個居民透過綠建築、有機耕作、再生能源,實踐了環境永續的理想,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生活方式。
-
日治時代探查堰塞湖紀錄 載明馬太鞍溪一帶多崩塌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帶來災害持續監控中,其實早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啟動的「森林計畫事業」就已經來現今堰塞湖一帶踏查,明確記載此處「隨處可見基岩露出、崩塌處不少」。學者指出,當時尚未形成堰塞湖,日本調查人員建議,應該造林以及保護周遭森林,不過百年過去,面對大自然的力量能做的人為干預並不多。
-
高雄高爾夫球場變自然公園 公告禁寵物、車輛入園
|地方位於澄清湖自來水源保護區的高雄高爾夫球場,去(2024)年因環境污染等問題,被高市府收回用地,改造成果嶺自然公園。由於公園既是水源保護區,又有豐富植被跟鳥類活動生態,高雄市工務局為此公告禁止寵物、車輛入園等禁令。民眾對此看法不一,但鳥會則抱持贊同態度,認為管制可降低對生態的影響。
-
畢生奉獻黑猩猩研究與保育 珍古德辭世享耆壽91歲
|全球享譽全球的動物學家、保育學家與人道主義者珍古德博士,在美國加州巡迴演說途中辭世。她一生投注在黑猩猩的開創性研究,對人類的溯源和研究,留下豐厚的智慧遺產。1977年創立的「珍古德研究所」、1991年創辦的「根與芽」計畫,在保育動物與地球生態工作,都有卓越貢獻。台北市立動物園也發文緬懷感謝珍古德,啟發全球投身保育、共創永續未來。
-
美流行採食野生蔬果 餐廳業者以野菜野菇入菜
|全球人類在還不會種田的時代,就會到野外採集蔬果填飽肚子。現在在美國,又有人開始推廣採集食物的概念,並且把野外發現的美味用在餐廳的新菜色,贏得顧客讚賞,不過也要小心不要誤食有毒的植物。
-
新竹泰崗溪堰塞湖也在監測中 林保署:穩定溢流
|生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農業部今(25)日出動國家航遙測飛機,拍攝堰塞湖上空以及下游災區情況,目前蓄水量降到1100萬噸,水位降低了113公尺,溢流後蓄水量只剩12%,持續維持紅色警戒。由於這次災情嚴重,農業部目前監測中的堰塞湖,除了馬太鞍外,還有去(2024)年康芮颱風形成的新竹泰崗溪堰塞湖。林保署研判,目前穩定溢流,對下游聚落沒有影響。
-
馬頭山遭倒廢物半年未清 高市環局要業者21日前清除
|地方高雄美濃及大樹,近期陸續爆出盜採砂石且回填廢棄物案件,市長陳其邁下令嚴查嚴辦後,卻引來環團質疑,高雄馬頭山2月也被不肖業者偷倒上千公噸的有害事業廢棄物,至今沒清除,認為高市府不夠積極。對此,環保局回應,已要求業者21日前清除。
-
中國將設「黃岩島國家保護區」 外交部:毫無法律效力
|兩岸中國宣布將在黃岩島(台灣稱民主礁)設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讓南海主權爭議再度升溫。菲律賓外交部嚴正抗議,痛斥中國行動「非法且無效」。北京則回應,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設立保護區是為了生態保育。我國外交部也發聲明,批評中方做法毫無法律效力。
-
中國宣布在南海設自然保護區 菲律賓控侵犯權益
|全球中國國務院昨(10)日宣布,將在南海中沙群島的黃岩島(台灣稱民主礁)興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當地的珊瑚礁生態系,未來外國人要進入該自然保護區均需經過中國官方批准。由於台灣、菲律賓、中國等國皆宣稱擁有該島主權,菲律賓外交部今(11)日發布聲明抗議中國侵犯菲律賓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