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
孩子玩耍怕燙傷中暑!高溫下的兒童遊戲場如何應變?【我們的島】
|連日烈日曝曬,不少家長不敢帶孩子到遊戲場玩耍,尤其當設施材質容易吸熱又缺乏遮蔭,更可能成為熱傷害的危險區域。面對越來越炎熱的氣候條件,如何打造降溫的兒童遊戲場成為新的考驗。
-
太魯閣打造「獨居蜂旅館」 民眾可近距離觀察蜂類生態
|地方為了要讓民眾更了解自然界的各種蜂類,太魯閣國家公園利用倒木、竹子等天然材料,在太魯閣台地製作出專門給獨居蜂居住的造型旅館,讓民眾可近距離觀察這些蜂類的完整生態。
-
為符永續放牧認證標章 南非養羊業轉型再生農業
|全球南非是全球羊毛的重要供應國,但過去國際買家並不太關心永續議題,現在變成要求出示相關認證,這股壓力也成了轉型契機,讓他們改採比有機農場更強調生態循環的「再生農業」。
-
澳科學家創簡易「青蛙三溫暖」 拯救瀕危樹蛙免疫致命真菌
|環境自1980年代起,蛙壺菌就是全球兩棲類生物的最大威脅,已導致500多種蛙類數量衰減、90多種蛙類滅絕。近期有澳洲學者發現,只要溫度達28℃就能有效抑制蛙壺菌生長,因此研發出用小型溫室製成的簡易「青蛙三溫暖」,成功讓瀕危的綠紋樹蛙對蛙壺菌產生免疫能力。
-
把長頸鹿從1種劃分為4種 保育組織:有助進行正確保護
|全球全球最大自然保育組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確認,我們所認識的長頸鹿並不是只有1種,而是4種。研究人員指出,正確分類出長頸鹿的物種,才能制定出不同的政策、做出正確的數量評估,有效對牠們進行保護。
-
聽障青年築夢 租農地經營生態農場
|社福人權在南投的山上,有一片由聽障青年陳俞安經營的農場。雖然大學念的是特教系,和農業完全不相關,但喜愛大自然的他,一直夢想著可以擁有自己的農場,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找地,終於在 2021 年租下農地,從零開始築夢。雖然辛苦,看到大家享用著自己的農產品,感到滿滿成就感。
-
南非嗅探犬幫尋瀕危龜 搜索效率達人力5倍
|全球狗狗敏銳的嗅覺,讓牠們常在重大場合裡肩負著協助尋找生存者、毒品甚至是追捕犯人的重要任務,南非就有「嗅探犬」,利用敏銳的嗅覺,協助科學家尋找全球極度瀕危的「幾何星叢龜」,為保育瀕危動物盡一份心力。
-
-
花蓮農改場推自然農法 棲架引黑翅鳶等猛禽棲息
|環境農業部花蓮農改場為推展自然農法,去(2024)年開始在田區設置了猛禽棲架,經過1年多觀察,陸續記錄到包括黑翅鳶、紅隼等12種珍貴鳥類,另外也架設獨居峰小屋,有效建立農田生態多樣性資料。
-
世界最大火星隕石 1.5億元拍出創蘇富比紀錄
|全球現今地球上最大的1塊火星隕石,日前在美國紐約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高達53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55億元落槌成交。這顆重達24.49公斤的巨大隕石是2023年1名隕石獵人,在非洲內陸國家尼日的撒哈拉沙漠裡發現。由於它是透過未經授權的管道運往海外高價拍賣,尼日政府高度關切,也將展開調查是否涉及違法運輸與文物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