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專家稱蝙蝠為自然界無名英雄 保加利亞推保育計畫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晝伏夜出的蝙蝠,暗黑形象讓許多人感到害怕,但是在一些專家眼裡蝙蝠會吃掉害蟲,並且散播種子,其實是自然界的無名英雄,東南歐國家保加利亞就正在積極推動保育計畫。

東南歐的保加利亞擁有豐富的喀斯特景觀,所形成的石灰岩洞穴吸引許多蝙蝠入住,估計種類多達33種。但牠們的棲息地往往受到人類破壞,當地保育專家正積極推動保護計畫,並希望破除關於蝙蝠的刻板印象。

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黛莉娃表示,「除了研究活動外,保育中心長期致力於公眾宣傳組織各種活動,透過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對蝙蝠的認識。」

保育人員表示,蝙蝠其實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牠們捕食昆蟲,有助於控制害蟲數量;他們晝伏夜出時,會協助散播種子,而且比起其它體積相當的動物,蝙蝠更為長壽,有些能活超過40年。在專家看來,蝙蝠是自然界的無名英雄,也希望外界別把它跟吸血鬼聯想在一起。

而同樣容易被忽略的是這種比沙粒還小,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呈現透明狀的浮游生物,其中包括球石藻、有孔蟲以及擁有一對透明翅膀的翼足類等等,牠們會從海水中吸收二氧化碳,透過鈣化形成碳酸鈣的保護殼,當牠們死亡後,其中一部分碳會隨殘骸沉入海底,被封存數百年。

巴塞隆納自治大學教授奇維里指出,「能夠在海洋中鈣化的生物種類很少,牠們體型微小,但數量卻非常豐富,通過鈣化,生成碳酸鈣以及最終的溶解,牠們調節著海洋的化學成分,牠們還能將大量的碳,從大氣中封存到海洋中,最終封存到沉積物中。」

科學家呼籲在研究溫室氣體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時,也應該將海洋中的造殼浮游生物納入考量,這樣所做出的評估也將更為全面。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