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
-
食藥署下修捐血年齡至16歲 逾70歲須醫師同意
|社福人權國人捐血標準新修正,食藥署公布,捐血年齡從最小17歲才能捐,下修到16歲;超過70歲的民眾只要2年內有捐血紀錄,且取得醫師同意也可捐血。同時新增經牙科洗牙、拔牙、根管治療、植牙等處置者,7天內須暫停捐血,這也是捐血標準公布19年來首次修正。
-
出國買藥妝及食品入境有限量 轉賣最高罰3百萬
|生活暑假即將來臨,也是出國旅遊旺季,衛福部食藥署提醒,民眾在國外血拚購買的食品、藥品或醫材、化妝品等,要帶回台灣都有限量規定,且限個人自用、不得販售,例如錠狀食品每種最多12瓶;若未經輸入查驗即轉售食品,最高可罰300萬元;違法販售國外藥品者,最重可處200萬元。
-
40歲以下國人25%每日一杯含糖飲 立委擬修法免徵無糖飲貨物稅
|生活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肥胖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根據台灣健康聯盟調查發現,台灣40歲以下年輕族群,每天喝1杯含糖飲料的比率近25%,長期下來可能有肥胖、心血管疾病,甚至致癌的風險。民進黨7位立委偕同民間團體上午召開記者會,將提出修法版本,無糖飲料可以免徵貨物稅。
-
新制禁食品業者摸錢又碰食物 食藥署:輔導無限期
|生活衛福部昨(5)日公告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要求攤商不能摸錢又碰食物,如果限期未改將開罰,相關規定讓不少小吃攤商措手不及,擔心被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5)日在立法院表示,衛福部一定以輔導先行。而食藥署長姜至剛則建議,店家可以試著讓民眾自己付錢找錢或使用夾具,另外電子支付也是可行方式。
-
攤商摸錢又摸食物至少罰6萬 衛福部回應初期輔導優先
|生活衛福部食藥署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納管外送平台人員,也強化相食品從業人員操作規範,引發部分小吃業者憂慮沒有能力另外再聘請人擔憂被重罰,衛福部回應初期會以輔導為主。另外對於新冠疫情延燒,衛福部上午到立法院報告因應及整備狀況,目前藥物與疫苗充足,家用快篩則會在6月中達到需求量的2倍。
-
食藥署加強食安規範 禁食品業者「摸錢又碰食物」
|生活近期食安事件頻傳,衛福部食藥署今(4)日發布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適用對象從食品製造業擴及到所有食品業者,包括餐廳及攤商業者、也納入外送行業;其中更規定從業人員調理即食食品時,手部不得同時摸錢又處理食物,若發現業者違反相關規定,最高可處2億元罰鍰。
-
食藥署修法公告 牛奶經過驗證才通標「鮮乳」
|是在地或者是進口的牛奶,民眾攏霧嗄嗄。食藥署修法公告,未來牛奶愛有政府或者是相關驗證的標章,才會當標示做「鮮乳」,其他的產品干焦會當寫「牛乳」抑是「羊乳」,而且連店家賣的鮮奶茶,未來也愛改名,明(2026)年7/1開始生效。(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乳品標示新制明年7月實施 取得驗證標章才可標鮮乳
|生活坊間許多國產鮮乳、進口鮮乳,不少消費者搞不清楚,也讓鮮乳爭議不斷出現。為了讓消費者更加瞭解乳製產品資訊、避免混淆,食藥署修法公告,未來鮮乳得要取得政府核發或驗證的相關標章才能標為鮮乳,其餘產品則得標示為牛乳或羊乳,像是坊間大家常喝的鮮奶茶,未來也得改名,否則將面臨裁罰,明(2026)年7月1日開始生效。
-
新冠高峰估6月底至7月初 食藥署:超商已鋪4萬劑快篩
|生活新冠疫情快速升溫,疾管署預估最高峰將落在6月底、7月初,單週染疫人數將超過20萬人,全台染疫人數將超過170萬人。由於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有立委擔憂近期快篩試劑缺貨問題,衛福部食藥署長姜至剛強調,已要求廠商提升產能,今(28)日已在3大超商鋪貨4萬份家用快篩劑,最快一週內就能補足缺口。
-
新冠高峰就診估上修至20萬人次 疾管署籲擁擠室內自主戴口罩
|生活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疾管署公布,上週全台門急診就醫達4.1萬人次,比前一週暴增113%,新增102例重症、19例死亡,雙雙創下今(2025)年單週新高,預估高峰會落6月底到7月初。不過這幾天有不少民眾反映買不到快篩試劑,甚至還有里長上網發文來徵求。食藥署表示,快篩試劑將持續增產,也會擴大到連鎖超商鋪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