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禁食品業者摸錢又碰食物 食藥署:輔導無限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衛福部昨(5)日公告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要求攤商不能摸錢又碰食物,如果限期未改將開罰,相關規定讓不少小吃攤商措手不及,擔心被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5)日在立法院表示,衛福部一定以輔導先行。而食藥署長姜至剛則建議,店家可以試著讓民眾自己付錢找錢或使用夾具,另外電子支付也是可行方式。
衛福部食藥署的食安新制剛上路,有部分小吃攤業者直呼措手不及;也有業者表示,為顧及食安問題,過去早就備好洗手台和水桶,只要一碰完錢就會立刻洗手。
小吃業者羅小姐說:「我們有說要不要找,不要找你先放著;再來我們要找,就是去洗手。」
小吃業者謝先生則說:「先討論、研究一下,多聽小吃業者的意見,再來採納。」
小吃業者葉先生表示,「全支付的或者其他電子支付,這個要有一個時間來處理,這個我們不反對啦。」
新制引來不少小吃業者不同聲音,有人認為,如果只有1人作業經營,很難專門再聘請1個人找錢、收錢。
衛福部長邱泰源上午在立法院表示,新制主要是希望所有人努力把食品衛生做好。
衛福部長邱泰源指出,「剛開始都會以輔導,所以請大家安心。我們希望我們在賣東西或者找錢的過程,尤其食品相關作業,我們多注意一下。」
食藥署長姜至剛則強調,會無限期輔導,等凝聚比較大的共識後再執行;但他也提出建議方案,包含讓民眾自行找錢、付錢,或是使用夾具,另外電子支付也可考慮。
行銷專家胡恒士表示,「多使用電子支付,畢竟大家手機拿出來掃描就好,這可以省掉幾個問題,算錯錢的問題、找錯錢的問題。」
觀察台北市,目前有使用電子支付的攤商,包含南門市場以及臨江街夜市等業者,只要掃瞄QR Code,消費者就能付錢,店家不用摸到錢。
專家則建議,如果要減少攤商碰錢污染食物,電子支付是個方法,但前提是政府得同時做好輔導和補助雙項配套,才能提高電子支付使用率。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