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
-
看見避難弱勢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警示【獨立特派員】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14點50分左右溢流導致潰壩。這是一場預知的災難,卻還是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蹤。《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光復鄉與鳳林鎮後發現,在每個防災環節都有「避難弱勢」。個人層面包括移工、獨居、不懂國語的原住民長輩,再加上從八月開始就不斷通知狼要來的細胞簡訊,在在降低民眾警覺。制度層面,從中央到地方的防災避難流程疏於實戰演練,連避難疏散地圖都不清不楚。這些都是促成悲劇的主因。
-
北市列冊需關懷獨居老人增 民團:獨居獨老未必弱勢
|社福人權最新統計顯示,去(2024)年台北市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來到9796人,比前一(2023)年增加了1000多人,而以家庭戶數來說,對比5年前「單人高齡戶數」巨幅增加74.85%。民間團體指出,「獨居獨老」不一定是弱勢,但要保持與社會的連結。
-
宜蘭社會處臉書遭詐團仿冒 誘民眾點LINE連結騙個資
|社會宜蘭縣政府社會處的臉書官網,經常有社福團體、民眾或弱勢族群了解相關訊息,卻被詐騙集團用來製造一模一樣的假粉專,意圖用LINE連結騙取民眾個資。社會處獲報後立刻檢舉網站並報警,並在粉專宣導民眾注意;另外財政部也發現,不少電子支付被詐團趁虛而入用來騙取民眾個資。
-
總統文化獎揭曉 何政廣、林立青獲獎
|文教科技今(2025)年總統文化獎揭曉,包括藝術家雜誌創辦人何政廣獲文化耕耘獎,他為藝術家們打造發聲平台,更記錄台灣美術發展的軌跡。而《做工的人》作者、長期協助弱勢的林立青則是獲文化獎的青年創意獎項。
-
花蓮大富社區整合資源人力 廢校據點照顧長輩弱勢
|地方近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滾滾泥水衝入光復市區,居民生活受到嚴重衝擊,大家都在問這場災難過後社區怎麼走下去?但在這片土地上,我們也看見希望的種子,前段時間《在地旅行》走進花蓮光復鄉的大富社區,看見一群人默默守護家鄉、用心陪伴長輩,打造一個讓人安心安老的地方。
-
西班牙弱勢「占屋者」大增 代人驅趕房客成新興行業
|全球西班牙住房問題正成為沉重的社會課題,2024年,全國法院下令強制驅離占屋者的案件高達3萬件,創下新高,背後原因不僅是經濟弱勢租不起房,也包括觀光熱潮推升房價、投資基金大量收購房產。面對房東與占屋者的僵局,私人驅離公司反而順勢興起,但這樣的現象也凸顯了西班牙住房政策的失衡與制度的漏洞。
-
-
西班牙熱浪奪千命 政府設「氣候避難所」供避暑
|全球西班牙正面臨日益頻繁且劇烈的熱浪侵襲,2個月內就有1180人死於高溫,遠高於去(2024)年同期的114人。由於多數建築都是不耐熱的老房子,住在裡面的弱勢族群更首當其衝。為了降低衝擊,西班牙政府也設置「氣候避難所」讓民眾免費進入,尋求清涼與安全。
-
巴基斯坦4500萬人無身分證 陷黑工及童婚風險
|全球巴基斯坦有2億4000多萬人口,在這個4成人民貧困的國家,因為辦理出生登記的費用與複雜的官僚制度,導致沒有身分證的幽靈人口高達4500萬人。這群人無法獲得國家教育與健保的照顧,容易淪為被壓榨的童工和黑工,女童則被迫未成年就早早嫁人,對國家治理,社會安定都形成長遠問題。
-
宜蘭民代籲擴大免費月嫂到宅 縣府:經費人力不足只能排富
|地方少子化壓力下,要怎麼讓年輕人願意生小孩,各地都在想辦法。有民代建議,宜蘭也應該比照其他縣市,提供免費月嫂到宅服務,減輕新手爸媽的壓力。但縣府回應,受限預算和人力,只能針對弱勢和脆弱家庭提供,不太可能全面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