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上市櫃
- 
                            
台東池上民團推「老鷹驅害鳥」 友善動物且可提升產量
| 環境農民種田經常遭受鳥類啄食秧苗或是稻穀,部分農民會噴農藥驅趕,嚴重的會造成鳥類死亡,對野生動物很不友善。台東縣池上鄉在地的非營利組織就和合法飼養進口老鷹的馴鷹師合作,進行一項為期3年,用老鷹驅趕田間鳥類的地方創生計畫,效果不錯,能維持稻米收穫的水準。
 - 
                            
聖嬰現象致糧食減產 印尼米漲價逾16%
| 全球受到聖嬰現象影響,亞洲許多國家糧食產量減少,全球稻米交易價格創下16年來新高。印尼政府就祭出補貼政策,提供民眾購買較便宜的稻米。土耳其則暫時免除扁豆進口關稅,減少餐飲業者壓力。
 - 
                            
花蓮農改場新品「花蓮26號」 耐煮彈牙為燉飯烹調而生
|國人飲食西化,人均食米量及糧食自給率逐年降低,對此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耗時7年,成功育成國內第1個以燉飯而生的在地新品種,燉飯米「花蓮26號」。23日上午舉行授權移轉簽約,現場也進行料理示範。
 - 
                            
關山5色稻葉種出喜鵲相會圖 米國學校觀光田區現新春喜氣
| 地方台東縣花東縱谷生產優良稻米,現在今(2024)年第1期稻作陸續插秧,關山鎮農會為了吸引遊客到縱谷觀光,特別在附設的米國學校觀光工廠的農田,用5種不同顏色的稻子葉,種出兩隻喜鵲月圓相會的圖案,現在圖形已經浮現,讓遊客看了很歡喜。
 - 
                            
關山國有地出租開發光電惹議 國產署:需取得承租農民同意
| 地方財政部配合行政院發展太陽能光電,提供非都市國有非公用土地可出租給業者開發光電。國有財產署在台東縣關山鎮有64筆、共61公頃農牧用地,已經同意業者向經濟部申請開發地面型光電。不過承租土地耕種的農民和關山鎮公所都反對,認為會影響花東縱谷良質米的生產。
 - 
                            
泰國農夫科技結合藝術 以彩虹米種出貓圖案稻田
| 全球泰國北部1位農夫最近結合科技與藝術,在他的稻田中以彩虹米品種,種出巨型睡貓圖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他希望藉此進一步推展觀光,預計12月底對外開放參觀。
 - 
                            
飲食西化導致稻米過剩跌價 南韓政府鼓勵食用米製品
| 全球稻米是許多亞洲國家的主食,但隨著飲食習慣西化,南韓民眾減少食用米飯,還導致稻米生產過剩。如今南韓政府和民間單位,都積極鼓勵民眾回歸到傳統飲食,除了有電器廠商,推出新的電飯鍋,市面上也出現各式各樣的米製加工品,希望能吸引消費者購買。
 - 
                            
颱風挾鹽沫雲林稻作減收2成 濕穀價創歷年新高
| 地方近期雲林二期稻持續收成,但農政單位接獲農民陳情,小犬颱風所帶來鹽沫導致收成減少2成以上,農業部20日也再公告雲林縣轄內6鄉鎮稻米為天災現金救助地區,而西螺農會則表示,二期濕穀價格也因收成少價格上揚,目前每台斤濕穀價12元以上,創下歷年來新高價。
 - 
                            
延遲性風損仍持續 雲林稻穗恐變空包彈
| 地方小犬颱風強風造成雲林農業損失嚴重,雖然目前農業部針對雲林公告20項作物辦理現金救助,還有公告縣內7鄉鎮塑膠溫網室、結構現金救助地區,但部分作物延遲性災害持續,包含二期稻、番茄等,縣府19日再函文10項作物,希望中央能公告現金救助。
 - 
                            
高溫乾旱茶葉曬傷質受損 中國春茶減收兩成
| 全球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國際農糧危機愈來愈嚴峻,中國去年乾旱熱浪導致今年春茶產量減少2成。全球35億人的主食稻米,因為第一大輸出國印度下了出口禁令,8月價格站上15年新高,第二大稻米出口國泰國,農民則是努力增產,想抓住商機,但聖嬰年乾旱嚴峻,產量仍是不佳。
 - 
                            
印度糧價年通膨率創3年新高 比登月成功更有感
| 全球全球第一大的稻米出口國印度,因為極端氣候影響稻米生產,已連續針對稻米出口實施禁令跟限制,國際米價大漲,由於印度稻米出口佔國際市場達40%,估計全球30億人口的糧食安全,將受到影響。
 - 
                            
《無米樂》20年後釀新困境 青年農民返鄉遇大旱蟲害
| 環境《無米樂》紀錄片拍攝台南後壁老農,凸顯台灣農村實況,2004年推出時引發大眾對農業的關心。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後壁青年農民回鄉發展,只是在面對氣候變遷,農民在耕作上面對新的問題。
 - 
                            
印度禁部分稻米出口 學者憂弱勢陷糧食危機
| 全球稻米生產大國印度,上個(7)月宣布禁止部分稻米出口,目的是要緩和國內糧食價格上漲。不過全球糧食價格本來就已不斷攀升,印度學者擔憂禁令恐怕會導致經濟弱勢民眾,陷入糧食危機,印度也會因此被視為不可靠的稻米供應國。
 - 
                            
兩颱毀卑南溪灌溉進水口土堤 部分仍無水稻農憂影響產量
| 地方接連兩個颱風帶來豪大雨,台東縣各大溪流水位暴漲,沖毀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卑南溪各處的灌溉水進水口土堤。經過12天的搶修,陸續恢復供水,不過在關山地區還是有300多公頃的農民無水可用,農民擔心已過立秋,再不插秧可能影響二期稻作產量和品質。農水署台東管理處表示,9日下午關山地區應該會全面恢復供水。
 - 
                            
台東農民整地 驚現一級保育類柴棺龜
| 地方花東水稻田常會有野生動物出沒,現在是二期稻作耕田插秧期,在花東縱谷地區,昨(3)日有農民翻土打田,發現像是石頭的物體還會動,撿起來發現是一隻烏龜,送交保育團體,經過比對是一隻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柴棺龜」,趕緊將柴棺龜送至台東縣農業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