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俄試射新型核動力飛彈「海燕」 估射程1.4萬公里可直攻美國

俄羅斯26日宣稱,成功試射可搭載核彈頭的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海燕」,共飛行約15小時、射程達1.4萬公里,並將準備部署。(圖/俄羅斯國防部YT頻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俄羅斯昨(26)日宣布,成功試射可搭載核彈頭的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海燕」,並準備部署該飛彈。克里姆林宮宣稱,「海燕」可飛行約15小時、射程達1.4萬公里,且可突破任何飛彈防禦系統。英國智庫IISS指出,這代表不管該飛彈部署在俄國何處,都能打擊到美國本土。

俄羅斯總統蒲亭26日宣布,俄軍已成功試射可搭載核彈頭的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9M730「海燕」(Burevestnik),並準備部署該飛彈及相關基礎設施。蒲亭聲稱,海燕飛彈是全球其他國家都沒有的獨特武器,可突破任何飛彈防禦系統。

克里姆林宮宣稱,由於海燕飛彈是靠核動力運行,因此飛行時間比其他導彈更長,在21日進行的試射中,海燕在空中飛行時間為15小時、距離約1.4萬公里。

根據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預估,「海燕」飛彈射程約在1萬至2萬公里間,這代表不管「海燕」部署在俄羅斯的哪個地方,都能打擊到美國本土。路透社去(2024)年調查則指出,海燕飛彈發射地點可能位於俄國首都莫斯科以北約475公里的設施中

蒲亭表示,雖然俄國專家曾告訴他這種武器不太可能實現,但現在「關鍵測試」已完成。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則宣稱,原則上,海燕飛彈的射程無限制,且飛行路徑難以預測。

美國專家對此擔憂。米德爾伯里學院(Middlebury College)核不擴散研究專家劉易斯(Jeffrey Lewis)比喻,海燕飛彈是「會飛的車諾比」,不僅具不穩定性,也難以納入現有軍控協議中處理。詹姆斯馬丁非擴散研究中心專家諾特(Hanna Notte)則指出,這是蒲亭在川普今(2025)年1月重返白宮後首次核威懾行動。

路透社報導指出,俄國2018年首次公開海燕飛彈計畫,當時蒲亭就將該武器視為對美國退出 《反彈道飛彈條約》,並開始建立飛彈防禦系統、擴大北約軍事聯盟等舉動的回應。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