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隻禁運禁宰防疑似非洲豬瘟 店家溫體豬不足暫休6天
用餐時間,高雄老字號的魯肉飯店外大排長龍,當中不乏外國旅客,但仔細看攤位貼著公告,受豬隻禁運禁宰5天的防疫政策影響,店家24日起將公休6天。
高雄市民說,「當然食安是最主要的,可是我覺得吃的選項就變少了,因為豬肉的食品製造的種類,大概、一定都比較多。」
魯肉飯、刈包等美食都少不了豬肉,如今台中出現疑似非洲豬瘟病例,不只衝擊餐飲業及一般民生,學校營養午餐的供應及食安問題,也成為關注焦點。
高雄新上國小學務主任黃佩君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政府說是否要減少使用豬肉,但如果有相關的政策下來,我們會立刻即時地做調整因應。」
高雄新上國小家長會長蘇守懌說,「如果肉類真的短缺的話,我們可能會考慮用蛋類,或者是一些豆類來補充蛋白質,但是目前還沒有接到這個狀況。」
奶油香草嫩雞讓學童食指大動,高雄有學校表示若家長有顧慮,會以雞或魚取代豬肉;宜蘭縣府則宣布,即日起到11月底為止,各級學校停用溫體豬肉。
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指出,「冷凍豬肉、雞肉、豆製品、海鮮等等,也就是說雖然不能使用豬肉,但是我們的營養成分還是要維持。」
吃飯時間,黑豬擠成一團,儘管疑似非洲豬瘟破口出現在白豬場,但因懷疑問題可能出在廚餘養豬,國內全面禁止廚餘養豬5天,衝擊以廚餘餵養為主的黑豬養殖產業,為防堵疫情,豬農都表示願意配合,也建議政府設置去化廠。
屏東黑豬飼養畜牧協會理事長方志源表示,「掩埋的地方終有一天也會滿出來,焚化爐也會燒壞,所以要最好的去化解決方式就是,政府設置一個大型廚餘蒸煮中心,把那些東西去化掉,由政府來管控這樣最安全。」
黑豬養殖期長達1年是白豬的2倍,若改以飼料飼養成本驚人,協會建議,若後續要擴大禁止廚餘養豬,希望是針對高風險的家用廚餘,讓豬農繼續使用食品廠下腳料或植物性廚餘,給黑豬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