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商工學生午餐供應成難題 義煮團先應急
花蓮光復商工上週恢復實體課程,不過學生的午餐卻出現問題。因為光復市區許多餐飲業者都還在復原,這也使得校方有錢也訂不到午餐。
光復商工學生說:「買東西不方便,可能還要繞到很遠的地方去。」
另一位學生說:「店家都關了,很難找到。」
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表示,「在學生用餐這個部分,最近有一些慈善團體來幫我們媒合這個所謂義煮團體,來幫我們協助供餐。義煮團體能夠撐多久,我們不知道。」
校長表示,全校學生和住宿生1天3餐費用2萬多元,1個月粗估超過40萬,目前先以各界善款先支應,所幸這週有義煮團協助供餐。災後復原快滿1個月,不只校園面臨斷炊,還有交通問題,也讓居民很頭疼。
公視新聞記者游騐慈在現場指出,「這台免費接駁車,是花蓮縣府因應光復鄉居民在災後有交通不便問題,特別規劃了免費接駁車,一共分成2條路線,讓民眾免費搭乘。」
光復鄉吳姓居民表示,「光是走路就還要一段距離,有些年紀大的一直走,像我們這種一直走,真的很可憐。」
光復鄉彭姓居民則表示,「很多沒有交通工具的,免費接駁車是很必要的。」
由於許多受災民眾的汽機車遭到被大水沖走或損毀,造成出入不便,花蓮縣府因此規劃了市區循環線和193加里洞線,讓民眾免費搭。但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不只奪走民眾交通工具,還有8歲的腦麻兒童恩恩,每天行走所需的足踝矯具也被沖走,最後由花蓮門諾醫院義肢矯具中心免費為他訂做新的矯具。
男童媽媽表示,「溢流時馬上關鐵門,就馬上帶小孩子衝上樓,要下來拿矯具的時候已經來不及。」
花蓮門諾醫院義肢矯具師吳健銘指出,「踮腳尖走,他不平衡,容易跌倒,需要足踝矯具。」
穿上新足踝矯具的恩恩,終於又能重新回到校園上課。只是災後的光復鄉,正要從復原邁向重建,現在又面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方出現新的小型堰塞湖,外界關注是否讓調降紅色警戒時間往後延。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也許這在中央的考量範圍裡面會有一點影響。」
季連成表示,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仍有可能會再出現新的堰塞湖,現在正在討論新的工法和解決方案,再對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