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耗水費徵收辦法原訂今年7月上路,考量國內水情和經濟等因素,延後開徵。外界關心何時要徵?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有先跟產業界做溝通,最慢在2024總統大選前,耗水費就會開徵。
屏東東港鎮新勝街2巷,當地12戶人家門外的緊鄰道路,近來地主找人圍起圍籬,掛上私人土地招牌,開始刨除路面,預計要施做停車場。有住戶質疑地主工期太長,也因凹凸路面害長者摔傷,縣府表示施工區域是屋主私人土地,若這條路經地方公所評估有徵收的必要,得爭取補助編列預算徵收。
為著欲提升資源回收的效率,環保署今年2022年開始規畫廢棄物清理法的修法。其中為著予產生廢棄物業者的擔起責任,嘛會對IN徵收資源循環促進費。民間團體希望這會使用來補貼佇咧第一線回收的人。
尼加拉瓜奧蒂嘉政府為打壓異己、箝制新聞自由無所不用其極,境內僅存的全國性紙媒《新聞報》,位在首都馬拿瓜的總部,昨(23)日遭當局強制變更為「文化中心」。而在墨西哥則是又有記者因報導的內容喪命。
氣候危機讓各國努力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台灣雖然也喊2050淨零排放,但學者認為台灣的減碳策略過於保守,另外也需要足夠的誘因或推動徵收碳稅,帶動中小企業加入淨零潮流。
國際油價飆升,對開車族造成負擔,美國總統拜登22日呼籲國會,同意今年夏天暫緩徵收聯邦汽油稅90天。拜登請求國會立法到9月底前暫停徵收聯邦汽油稅。不過目前2黨國會議員都表達反對這項提議,財經分析師也認為,汽油稅能為消費者省下的錢有限。
宜蘭縣政府辦理的大羅東治水防災區段徵收,遭民眾質疑,自己的宅邸被徵收、拆除變蓄水池,旁邊的農地卻變建地。對於爭議,縣府近期敲定,在不影響公共設施劃設的合理性為前提,將民眾住宅排除在區段徵收範圍外,減少建築拆遷。近期已在草擬都市計畫修正案,未來會送縣都委會與內政部審議,盼透過都市計畫修正,來解決爭議,早日完成區段徵收作業。
配合屏北鐵路高架化工程,屏東火車站周邊地區將重新規劃建設,土地被徵收的拆遷戶上午到監察院陳情,質疑徵收過程有違法,屏東縣政府回應有地主提出行政訴訟,法院早就駁回,徵收沒問題。
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蔡政府除了提出「淨零路徑」,也要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包括要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上午在立法院進行聯席會議進行審查,朝野立委共提出20個修法版本,而面對中小企業憂心減碳帶來的衝擊,環保署重申,碳費徵收先大後小,如果大企業減碳有效果,中小企業也不一定要用相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