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人對美俄峰會感到焦慮 拒用領土換和平
即便有川普和蒲亭的阿拉斯加峰會,俄國的攻勢不見趨緩。從無人機拍攝的視角看到,烏東頓內茨克重要城鎮亞布盧夫卡已經有俄軍插旗,而戰線也朝最關鍵的後勤樞紐多布羅皮利亞挺進。面對敵軍不斷砲轟,當地居民只能含淚撤離。
烏克蘭多布羅皮利亞鎮民眾柳波芙說,「我無法形容這感覺,真的很難受,住習慣這裡了卻非得離開,但我能怎麼辦?無計可施。」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軍總死傷已高達百萬人,烏軍也有40萬死傷。阿拉斯加峰會前的俄軍猛烈進攻,為的是更多談判籌碼。但川普卻從對蒲亭的大力施壓180度轉向策劃峰會,甚至提出了「土地換和平」。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我們正關注這場戰爭,希望能要回一些領土,並交換一些。」
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古爾德戴維斯指出,「我們看到了什麼?似乎是一個令人震驚的180度大轉彎,這是典型的川普式最後期限退縮,他沒有施加蒲亭任何痛苦,也沒有兌現任何威脅,反而以同意舉行峰會的方式,極不尋常地獎賞了蒲亭。」
分析指出,峰會地點選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這裡是1867年美國以等同720萬美元的黃金向沙皇買下的土地,彷彿也在暗示國界其實是可以交易的。
俄國官媒「俄羅斯報」則在評論中表示,在阿拉斯加峰會少了英國間諜、烏克蘭情治人員,與處心積慮想破壞對話的歐洲人。但對歐洲、尤其是烏克蘭來說,被排除在美俄對話框之外,最怕的就是重演1945年二戰末期,美英蘇閉門重塑歐洲地圖的雅爾達會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領土問題的答案已經寫在烏克蘭憲法之中,沒有人會去偏離它,也沒有人能夠,烏克蘭人不會將土地拱手送給佔領者。」
澤倫斯基重申不接受割地,強調任何領土變更都必須符合法律程序或交付公投;但對已深感疲憊的烏克蘭人而言,一方面渴望和平,一方面又不願付出失去領土的沉重代價,心情陷入矛盾與掙扎。

烏克蘭企業家葉梅利亞諾娃說,「老實說,對這個問題我有兩個答案,首先是身為一個熱愛自己國家的人,我的內心是不想妥協的,但看到這麼多死亡,再想到我的母親住在遭砲擊的尼科波爾,我的父親正在前線作戰,我只希望這一切盡快結束。」
陣亡烏克蘭士兵母親多布林斯卡表示,「目前我們沒有能力發動攻勢奪回領土,這是我的看法,但為了避免人們繼續喪命,我們可以暫停軍事行動,簽署某種協議,但不能放棄領土、不能在協議上簽字,同意將被佔領的土地交給俄羅斯。」
但對於許多已投身戰鬥的烏克蘭人而言,「戰到最後」依然是唯一選項。第43獨立機械化旅當中,有一名女性電子作戰員,代號為Didi,她是7歲與3歲、兩個兒子的媽媽。
烏克蘭電子作戰人員代號Didi說,「在這麼小的年紀,我的孩子看過空襲,看過戰機飛過,不幸的是,我們經歷過這些,當看到孩子哭著問我『媽媽,為什麼他們要殺我?』只因為當時空襲警報響起,這讓我很痛心。」

俄國入侵後,無人機炸毀她的家,當時她帶著2個孩子死裡逃生,但沒幾天後,另一場襲擊卻導致9名孩童喪命,促使她決定自願入伍,保衛家園。Didi表示,烏軍不需要停火、也不需要喘息,因為那只會讓俄國有時間重整兵力。
Didi認為,「我們不需要暫時停火,我們只需要勝利。」
澤倫斯基一直以來,都在敦促川普對俄國施加次級關稅制裁,因為若不擊沉俄國經濟,俄軍或許還有餘力再打個一年半載,但時間並不站在烏克蘭這一方,面對日益脆弱的烏東補給線,烏軍只能持續扺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