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運用AI製片行銷 奧斯卡明定不影響提名機會
與團隊開創Ambidio聲音技術,大受好萊塢肯定的吳采頤(Iris Wu),參與許多大型製作,連續多年擔任奧斯卡科學技術獎委員的她觀察,AI有愈用愈多的趨勢。
Ambidio創辦人、奧斯卡科學技術獎委員吳采頤表示,「我覺得AI當然是會愈用愈多吧,我們前一陣子才在討論,現在就數據上來說,後製或是製作,甚至從預先視覺化模擬來說,大概超過百分之七、八十的電影公司願意把錢花在這上面,AI現在就是發展怎樣讓大家的工作更有效率,花更少的時間,或是減少那些很繁瑣重複的事情,然後讓大家更專注在有趣的創作上面。」
今(2025)年奧斯卡有電影利用AI修正演員發音與聲線,引發演技界定爭議,對於未來有可能要求列舉AI使用,吳采頤這樣看。
吳采頤表示,「多少比例是用AI創作出來的,奧斯卡或是大家會希望以後必須要列出來這些東西,就像你去買蘋果汁,它說我是百分之百原汁。」
目前在好萊塢,從預測票房、提供情節發展的AI劇本創作神器,到選角挑選場景的AI工具,AI應用已經大舉滲入影視製作各個環節。
公視國際記者張瀚報導,「AI提升效率、加快流程,讓電影新秀以及獨立製片可以較低的價錢,拍出天價才能拍出來的作品,不誇張的說,好萊塢正在經歷一場AI革命。」
在好萊塢發展,於多個國際AI影展獲獎的張景翔(Davis Chang)有實際體會。
Ø Studio共同創辦人、AI導演張景翔指出,「像是我們所謂的預先視覺化模擬,以往可能會用一些簡略的3D去呈現出大概這個景象是什麼樣子,這個我們有辦法用生成式AI去做,以及我們以前在做提案時,我們需要拿著劇本走進一間房間,跟這些投資人或是製片去敘述我們的故事,然後去講故事,現在因為有生成式AI的關係,我們甚至可以直接去做出一個AI的預告片。」
張景翔表示,「特效的工作人員他們被裁員,甚至公司開始有倒閉的情況,然後沒有倒閉的呢?我有看到的,他們新雇用的人數減少,職位的要求上,包含著你需要去使用新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