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
-
賴清德拋「核電緊急使用說」 行政院:政府非核家園立場未變
|環境能源政策是2024年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賴清德28日拋出正規畫已經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可以緊急使用的可能,被解讀是非核家園政策大轉彎。對此侯友宜表示,2025年非核家園真的做不到,核安做好、核廢料妥善處理,核能就是選項。柯文哲認為,不能只要台積不要核電,必須務實的處理能源政策。政院重申,非核家園的願景是台灣共識,政府的立場從沒有改變。
-
2024大選/侯稱配套做好核能是選項 柯籲務實處理能源政策
|政治能源政策是2024年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賴清德28日拋出「核能緊急使用」的話題,也被解讀是非核家園政策大轉彎。對此侯友宜表示,2025年非核家園真的做不到,核安做好、核廢料妥善處理,核能就是選項。柯文哲認為,不能只要台積不要核電,必須務實的處理能源政策。
-
傳4月用電大戶先漲電價 經濟部:仍待2月底審議
|生活台電代董事長曾文生今(2023)年新春表示,公司恐怕連兩年虧5400億元,希望爭取電價調漲,現在傳出4月電價政府可能優先鎖定用電大戶。消息一出引起工商界反彈,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台灣能源政策明顯錯誤應該要優先檢討。而商總主席賴正鎰認為,去年政府調漲產業電價15%已經讓企業增加上百萬成本,認為政府要一視同仁調漲電價而不是鎖定特定對象。
-
殼牌年獲利創公司新高 環團批大廠短視再生能源投資
|全球烏俄戰爭開打後,俄國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也導致全球能源價格大漲。歐洲能源巨擘殼牌(Shell)公司,2022年獲利近4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他大廠雪佛龍(Chevron)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獲利也極為亮眼。但環保團體抨擊這些能源公司,荷包賺飽飽,卻對再生能源的投資不夠積極。
-
工總理事長苗豐強選後發4點聲明 期待當選人勿忘承諾
|產經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工總呼籲選舉激情過後,政府能檢討能源政策、營造兩岸和平。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台灣能源政策必須重新修訂,經濟才能發展。學者則認為,面對國際政經局勢變化,台灣應該要提升可預測性、降低不可預期的風險,才能讓台灣更有競爭力。
-
李遠哲批蔡政府能源政策 立委盼陳吉仲說明澄清
|政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3)日上午前往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針對昨日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批評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民進黨立委希望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親自說明澄清誤會;而國民黨立委關切農委會對ECFA的態度?陳主委表示維持現況是最好的。
-
蔡英文重申推綠電決心 學者:穩定供電是挑戰
|環境綠能發電是國內能源發展重要目標,總統蔡英文今(19)日再度強調發展綠電決心,也會開發氫能、地熱等新技術,不過經濟部坦言目前綠能開發挑戰不少,像是風力發電如何兼顧環保、開發風電用地與提升自製率。有學者認為,國內風力發電產業才剛起步,如果要求自製率,無法快速增加發電量,加上政府訂下高比例的綠能供電目標,未來要如何提供穩定綠電將是一大挑戰。
-
馬英九批政府能源政策錯誤 民進黨:剩重啟核四可宣傳
|政治前總統馬英九上午出席2022民間能源會議時批評,民進黨能源政策錯誤,2025年非核家園跳票。他認為,歐盟認定核能是綠能,台灣也應該跟進。不過民進黨回應,核廢料如何處置是最大問題。今天下午2時多,台北市北投區突然無預警大停電,所幸經過台電搶修,下午3時已全數復電。
-
如何達到綠能共好?台灣能源政策的挑戰。【獨立特派員】
|產經台灣離岸風電正如火如荼進行,依據規劃,2025年台灣外海將會有近700支離岸風機,不過現在只達到4.2%。為達淨零碳排,光電目標從2025年20GW,繼續朝極大化,預計2050年要達40至80GW;離岸風電也從5.6GW成長到40至55GW。但能源轉型不光是目標值,能否以綠能共好,更是轉型政策是否成功的關鍵。
-
303大停電/藍檢討政府能源政策 朱立倫酸「欠電的電火球沒用」 蘇貞昌回擊
|政治303全台大停電,國民黨持續檢討蔡政府政策,從今(15)日開始,連續3週將在北中南舉行座談會,專家直言我國缺電壓力大,電力備載容量不夠,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將矛頭對準行政院長蘇貞昌,強調欠電的電火球沒用,蘇貞昌也強力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