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號」衛星升空 3D測繪森林記錄碳儲存量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歐洲太空總署日前發射1枚新的地球觀測衛星「生物質號」,它的特殊雷達能穿透濃密的樹冠,掃描地球上每一片森林,記錄碳儲存量與森林結構,為氣候變遷提供關鍵的科學數據。
歐洲太空總署的織女星C型火箭,29日在南美洲法屬圭亞那升空,將「生物質號」衛星送上軌道,展開為期5年對地球上所有森林進行3D測繪的任務。就算最偏遠、人煙罕至的雨林深處,也能詳實記錄。
空中巴士地球科學主管柯迪博士指出,「它將使用專門的雷達,測量全世界所有的森林,告訴我們森林中有多少木材、儲存了多少碳,這有助於我們了解碳循環,及其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生物質號衛星的秘密武器,就是搭載了全球第一個太空用的P波段雷達,讓它能從666公里外的太空,穿透層層疊疊的濃密森林,偵測到樹葉與枝幹、甚至根部,這些木質構造都是碳儲存的指標。

歐洲太空總署生物質專案經理費林格表示,「當你帶著光學儀器飛越森林時,你只能看到樹葉,而我們擁有可以深入地下的雷達,我們使用干涉測量的技術,可以測量樹木的高度。所有這些結合起來,能幫我們估算森林中木材的體積和重量。」
森林被稱為地球的肺,每年能吸收約80億噸二氧化碳。然而持續的濫墾濫伐與森林退化,特別是亞馬遜雨林等地區,已經導致儲存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回到大氣層,成為助長暖化的溫室氣體幫兇。

這項計畫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因為森林消失而上升的二氧化碳濃度,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係,提升預測模型的準確度,協助制訂政策,更能協助聯合國等機構監控造林與保育計畫的成效。
歐洲太空總署生物質專案經理費林格說:「生物質號可能是每日監測森林砍伐最準確的工具。」
這項計畫由歐洲太空總署主導,集結來自多國的科學與工程團隊,將成為氣候科學與森林管理的重要工具。它的數據將跟NASA的衛星3D植被圖系統、歐洲太空總署的哥白尼哨兵1號衛星等計畫互補,提供地球碳儲存與循環動態的完整樣貌。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