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金門》爭奧斯卡紀錄短片 導演江松長談拍片歷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紀錄片《金門》從各國強片中脫穎而出,入圍本屆奧斯卡獎最佳紀錄短片提名。公視新聞也特別專訪到台灣出生、美國長大的導演江松長,請他分享拍攝過程,與如何以第一人稱敘述自身經驗,把敏感的台海議題,以不同角度帶到國際觀眾的眼前。

從金門日常生活出發,探討兩岸及國際關係,台灣紀錄片《金門》贏得不少觀眾共鳴,更一舉入圍美國奧斯卡獎最佳紀錄短片提名。台灣出生、美國長大的導演江松長,曾是美國蘋果工程師,但25歲時他決定辭去工作追尋電影夢。

江松長說道,「我清楚的記得,當時我在實習的導演和我說,這是南加大電影學院的申請截止日,還有這封推薦信,要我記得去申請,我說好,但我覺得不會被錄取,因為我沒有任何藝術背景,一直都在科學領域學習,沒想到我真的被錄取了,就當成我的契機。」

「從小到大,這片海域是我們宇宙的邊緣,是善與惡的分界線。」以金門特殊的地緣位置與歷史見證作為起點,江導演以第一人稱敘述自身經驗,把台灣的故事說給全世界聽。

《金門》導演江松長表示,「這部片我希望以非常個人化的口吻,去形容這些常被視為國際地緣政治的事,這些在某種程度上常常會被不人性化的討論和分析,好像是遊戲中的公仔一般。」

就像片中2人的對話看似輕鬆,背後卻是台海兩岸未來的不確定性。

江松長指出,「這部片名最明顯的定義,就是在敘述金門的處境,但我同時也認為英文片名Island in Between是在講台灣夾在中美之間,而且不一定有這個能力,去決定我們的未來是什麼。」

以不同角度把台灣跟金門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帶到國際觀眾眼前。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將於美國時間3月10日舉行,期望台灣電影作品,能在國際間屢創佳績。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