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接253件缺藥通報 基層籲檢討藥品分配機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面對國內基層藥師不斷反映西藥缺藥問題,食藥署今(14)日召開記者會回應,3月中至6月初接獲通報200多件,有100多件有建議替代品項,也針對部分用藥啟動專案進口。不過基層藥師回應「無感」,至今仍需要私下調度藥品服務病人。
到藥局領藥卻拿不齊,這是近期不少民眾的實際感受。
食藥署表示,自3月25日統計到6月5日,接獲缺藥通報案件253件,其中有84件已經沒有短缺,建議替代品項有132件。另外包含1款口服肺癌用藥,以及心律不整注射劑型用藥,和不活化A型肝炎疫苗,都已經啟動專案輸入。
至於外界質疑部分癌症用藥也缺,食藥署表示有在監控當中。
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美國FDA公布的14項的癌症治療用藥短缺,其實我們臨床端有使用的有12項,目前皆供應正常。他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庫存,他就是要有正常的供應,他下訂單供應來源,而不是說他就要買著放在那裡。」
食藥署坦言,大醫院有相關機制,缺藥狀況不像基層診所或藥局明顯,呼籲診所和藥局可善用通報系統。
不過基層藥師直言,對於通報後的處置很無感。目前,包括常用的過敏藥、腸胃藥都還是很缺,藥師們叫不到藥,每天都在群組內互相調配,不知道要撐到什麼時候。
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說:「因為叫不到嘛,所以我們想要自己缺的就PO市場上缺的,那這個換到的機率會比較大。」
基層藥師呼籲重新檢討藥品分配機制,對於常見用藥缺藥,希望中央給出明確的時間點,例如何時啟動進口。另外攸關病患生命的癌症用藥庫存,也該未雨綢繆盤點,及早因應。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