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警戒延長衝擊各業勞工 紓困4.0第二波網路登記大塞車

行政院近期推出的紓困4.0方案,第二波,自營作業者,以及無一定雇主勞工的生活補貼,從今天開放網路登記。不過,卻有許多民眾碰到網站系統大塞車,等待時間至少要一小時。勞保局則呼籲民眾,在7月5日之前登錄都有效,不用急於一時。
 
想看自己有沒有符合紓困申請標準,結果到勞保局網站查,至少要等一小時,但這還不算久,因為有些人要等超過一天。
 
台灣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指出,「他(民眾)發現說有紓困的相關專案申請的時候,他就會急忙想要來了解(條件),那顯然是勞動部、衛福部(等單位),其實並沒有在這次在民眾紓困的這塊,記取去年的教訓,在預算中預先編列相關的我們在網站開發或App的預算。」
 
立委指出,去年在紓困、振興等方案中,已經出現類似的塞車情況,結果今年無法登錄的場面又再上演。
 
勞工保險局資訊室主任曾斐瑜回應,「紓困對象有擴大,較去年增加了84萬人,所以導致我們的雙卡驗證的機制,這個路徑是壅塞的,從6月7號凌晨開始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幾百萬人上來查詢,可以考慮採用自然人憑證的方式來進行登錄,是完全不會壅塞的。」
 
勞保局回應,系統有分自然人憑證和免插卡雙卡號登錄方式,而且線上登錄會持續到7月5日,民眾不用急於一時,也可以分流作業。而針對這回紓困,工鬥團體再次發聲,認為這對於受衝擊勞工的即時協助還不夠。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邱宇弘認為,「受僱勞工要循既有的管道拿到這些紓困,它(方式)全部都是綁定雇主的主動權,只有雇主有主動去申請跟通報紓困的權利,那第二個是,這些資訊其實非常不公開,也就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的雇主到底拿了多少錢,用了什麼名目。」
 
工鬥團體呼籲,政府要公開企業紓困資料,也要給予受僱勞工申請紓困的發動權、實質認定並直接發給勞工,還要制定部分工時勞工的補貼方案,同時要落實「拿紓困不裁員」政策,對於防疫基礎產業也要和產業工會、同業公會建立協商機制,不要讓勞動環境持續惡化。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