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連帶影響旅館業、運輸業等的產業生存,業者今天找上立委,強調政府雖然表示企業紓困要從寬從速,可是申貸時,卻是困難重重,若等沒救命錢,公司快倒了。[[畫面提供:立委陳亭妃 in]]國光客運的場站內,車子不少, 受到疫情影響,乘客大減,大量減班下,多數的車輛,只能停擺[[out]]。疫情嚴峻下,連帶影響運輸業、旅館業等的產業生存,業者15號找上立委,舉行記者會,強調政府雖然說,對企業的紓困申請要從寬
交通部提報的紓困專案中,對高雄捷運提供紓困,引爆各地捷運公司不滿,交通部解釋,因高捷公司是全國唯一軌道民營公司,公司主動申請紓困,交通部僅給予「防疫物資」補助,並未補貼營運虧損,若其他捷運公司有同樣需求都可以提出來
防疫當前,觀光旅遊、餐飲、甚至健身產業都備受衝擊,尤其因為健身房配合停業,業者沒有收入還得付租金,台北市健身教練職業工會指出,目前紓困申請進度不夠透明、緩不濟急,現在疫情警戒再延長,快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體育署表示目前受理紓困申請已經超過六千件,原則是從速發放。疫情肆虐,全台升三級警戒,健身房等行業也被要求停業,不過隨著警戒持續延長,呂教練已經將近兩個月快要沒有收入,加上被房東催繳房租,形同雙面夾殺
疫情衝擊,政府推出紓困4.0因應,不過相關方案主要是以網路申報為主,而且各部會的作法都不相同,這讓不少經營者因為不擅長網路操作,感到難以申請;同樣碰到困擾的,還是身心障礙者,他們申請紓困的時候,可能因為外界捐款購買輔具這類非真正收入,而被認定資格不符。 身障代表陳青琪指出,「我本來以為他可以領到那個四萬五的津貼,但是一定要投保工會。」先生是合格按摩師,但沒有加入職業工會、無法請領津貼,而且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府推出了紓困4.0因應,各部會也陸續開辦各種紓困措施。只不過,因為這回紓困主要是以網路申報為主,有不少經營者因為不擅長網路操作,無法得知如何備齊相關證明,因此難以申請;除此之外,因為各部會的做法都不相同,並沒有統一處理措施,這些都為民眾的申請,增添難度。 蕭先生因為去年申請過農保的補助津貼,今年紓困4.0直接入帳,所以想改申請經濟部的營運衝擊補貼、沒有成功。 疫情衝擊,各部會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將近一個月,各行業都受衝擊,但以運動健身事業來說,因配合停業,完全沒收入還要付租金,壓力很大,而自由教練,因承攬授課,沒雇傭關係,可能成為紓困孤兒,多位業者上午在立委邱臣遠舉行的線上記者會希望,紓困審核和撥款能加速,以解燃眉之急。 全台有14家會館,以瑜珈課程為主力,True Yoga配合停業後,陸續在網路平台上傳教學影片,業者表示,因會員會費非採預收制,停業至今營收趨近於零
行政院會通過了紓困4.0特別預算案,希望能在疫情期間,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但還是有許多行業的工作者,發現這些紓困方案,根本看得到、吃不到,比方在學校從事課輔教育的兼職教師、非營利組織工作者,還有因為停業或是防疫政策升級影響的產業受僱勞工,都有請領困難的問題。 台中市某校課後輔導教師說:「(平常)支領一堂課320元的鐘點費,學生在家自主學習之後,我們就沒有辦法再上課。那相對的,就沒有薪水了。」
不少小吃店有請新住民作為店員,但疫情影響餐飲服務業,全台56萬新住民,有20萬人還未拿到身分證,可能成為「紓困孤兒」。不過移民署表示,可向新住民發展基金既有的新住民扶助計劃申請紓困。 從中國重慶市嫁來台灣26年的朗紅英,三年前在北市東湖開設餐飲店,口味道地,原本店面常常客滿,但受到疫情影響,近期營收直接腰斬。 新住民朗紅英說:「(記者:整體掉了幾成?)大概應該有一半以上,大概五、六成。硬撐啊
本土疫情升溫,三級警戒展延到6月28日,重創各行各業,尤其內需型餐飲服務業。上午全國商業總會找來各大產業公會代表,向政府提出7大紓困建議。商總表示,目前100多個產業會員,有80到90個產業是重災區,像是餐飲業5月營收,衰退了八成以上。目前超過五成業者只能暫時歇業,八成以上餐飲業已開始放無薪假,約一成考慮裁員。觀光旅遊業更慘,唯一國內旅遊也因本土疫情爆發,營運全面暫停。整體旅宿業,5月營業額比10
行政院紓困4.0方案,第一批個人的紓困金,6/4開始發,第二批的生活補貼,今仔日開放網路登記,結果一開放,網路就窒牢咧,一等就幾若點鐘,勞保局也呼籲講,7/5進前,攏會使登記,請民眾毋免著急。 想看自己有沒有符合紓困申請標準,結果到勞保局網站查,至少要等一小時,但這還不算久,因為有些人要等超過一天。 台灣民眾黨立委高虹安:「他(民眾)發現說,有紓困的相關專案申請的時候,他就會急忙想要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