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生活補貼已核發161萬人共395.8億 勞工憂警戒未解下一步難生存
曹晏郡 黃怡菁 吳嘉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勞工1萬或3萬元的生活補貼已核發給161萬人,不過一次性的補貼,讓多數的勞工擔心若6月28日沒解除全國三級警戒,接下來該怎麼辦?勞工團體呼籲紓困再提出更長遠的規劃。
士林夜市地下美食街,手扶梯被拉起封鎖線,其餘一樓的店家、街道也幾乎沒有消費者上門,只剩外送員穿梭夜市街頭。夜市攤商等自營作業者、沒有一定雇主的勞工,在紓困4.0當中可申請1萬或3萬元的生活補貼,後來勞動部也因應勞工團體訴求,放寬補助門檻、違法解雇員工的企業就不補助,以及納入打工族,目前已核發超過161萬人、395億8千多萬元。
苗栗縣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吳炳禎表示,「服務業、編輯業產業特性資本比較小的,而這些產業其實有很大的比例(聘僱)部分的工時(者)其實也是相對沒有保障在疫情之下。」
雖然補助對象有擴大,但勞團調查顯示,達96%勞工反應紓困4.0保障根本不足,而且擔心疫情延燒到6月28日之後。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李虹妏認為,「當然勞工的預測之下,他們也是預測這樣的趨勢,他們認為說疫情的掌握,他們其實很不可控,一次性補貼之後應該怎麼辦,所以我們才在這裡呼籲說政府拉長戰線去思考。」
調查也顯示,超過九成勞工被雇主違法減班、砍薪,再次呼籲政府公開企業申請紓困的資料、賦予受雇勞工有申請紓困的發動權、建立物流等防疫基礎產業的集體協商機制。疫情還看不到盡頭,對這回紓困深刻檢討,才有機會抵擋下一波衝擊。
士林夜市地下美食街,手扶梯被拉起封鎖線,其餘一樓的店家、街道也幾乎沒有消費者上門,只剩外送員穿梭夜市街頭。夜市攤商等自營作業者、沒有一定雇主的勞工,在紓困4.0當中可申請1萬或3萬元的生活補貼,後來勞動部也因應勞工團體訴求,放寬補助門檻、違法解雇員工的企業就不補助,以及納入打工族,目前已核發超過161萬人、395億8千多萬元。
苗栗縣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吳炳禎表示,「服務業、編輯業產業特性資本比較小的,而這些產業其實有很大的比例(聘僱)部分的工時(者)其實也是相對沒有保障在疫情之下。」
雖然補助對象有擴大,但勞團調查顯示,達96%勞工反應紓困4.0保障根本不足,而且擔心疫情延燒到6月28日之後。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李虹妏認為,「當然勞工的預測之下,他們也是預測這樣的趨勢,他們認為說疫情的掌握,他們其實很不可控,一次性補貼之後應該怎麼辦,所以我們才在這裡呼籲說政府拉長戰線去思考。」
調查也顯示,超過九成勞工被雇主違法減班、砍薪,再次呼籲政府公開企業申請紓困的資料、賦予受雇勞工有申請紓困的發動權、建立物流等防疫基礎產業的集體協商機制。疫情還看不到盡頭,對這回紓困深刻檢討,才有機會抵擋下一波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