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肢
-
烏軍人受砲擊裝義肢拚復健新生 退伍軍人與動物相處緩解PTSD
|全球烏克蘭一名軍人在前線被敵方砲彈擊中失去四肢,但他沒有氣餒,裝上義肢努力復健,現在的他已經能開車。另外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美國退伍軍人,則在密西西比州一處動物安置中心,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
美CES展科技改善生活 具膝蓋義肢獲創新獎
|全球今(2025)年的CES大展推出能陪伴失智症患者的機器狗,協助患者緩解孤獨、焦慮和憂鬱等心理症狀。另外也有結合各項科技,研發出有膝蓋的義肢,能改善截肢患者的活動能力,讓使用義肢行走變得更自然。
-
興大研發觸覺面板結合義肢 截肢患者有望感受觸覺
|文教科技截肢患者使用義肢觸摸東西,未來有機會感受到觸覺。國立中興大學宣布研發1款可變形伸縮、自行發電、大面積的觸覺面板,可應用在義肢皮膚、智能鞋墊等各種人機介面,有非常大的應用潛力,成果在這個月已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
-
植入神經義肢新療法 帕金森病患重拾步行能力
|全球帕金森氏症病患因為神經系統退化,會出現手部發抖和四肢僵直,影響行動能力。瑞士洛桑醫療團隊和荷蘭科技公司合作研發神經義肢,脈衝電流會傳導至植入脊髓的電極片,帶動腿部肌肉。一名長年不良於行的帕金森氏病患,因此重拾行走能力。
-
-
瑞士研發新技術 截肢者透過義肢感受冷熱
|文教科技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長期致力於讓截肢患者在裝上義肢後能有知覺。首先是觸覺,現在更進一步成功研究讓患者能有冷熱的感受。而這項新技術已經在5月18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
金門缺乏輔具資源,志工團隊服務如何補上缺口?【獨立特派員】
|地方離島金門,當地有些年長的居民,早年因為踩到地雷,造成肢體損害需要輔具,但當地沒有輔具廠商的維修中心,他們往往為了修一個小零件,甚至只是一顆小螺絲,就得搭機到台灣本島。不僅耗費時間金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來說,更添加許多困擾。該如何解決?
-
印尼3.1萬年前遺骸證實 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知截肢續命
|全球電視劇曾經出現過,19世紀江戶時代,有醫生替病人吊點滴、注射盤尼西林,以及戴口罩防止傳染病等近乎天方夜譚的情節。不過,澳洲和印尼的考古學家經過兩年的研究證實,位在印尼加里曼丹、生活在3萬1000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就已經可以進行安裝義肢的手術,是古老醫學的重大發現。
-
英科技公司研發高精密手部義肢 澳退休泳將潔西卡受惠
|文教科技世界各國都有許多肢體障礙者,也有許多研發製造義肢的廠商和醫學界合作為肢障朋友服務,但多數人的手必須做很多細膩的動作,因此高度精密的義肢應運而生。曾經代表澳洲參加2004年雅典帕運的游泳選手Jessica Smith,就是這種新科技的受惠者之一。
-
美截肢跑者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104天跑104場馬拉松
|全球美國有一名女性截肢跑者,為了挑戰自我極限,在104天跑完104場全馬馬拉松,累積跑了4388公里,相當於環台跑4圈半多,打破金氏世界紀錄。她也在這場挑戰中,為截肢跑者籌募到262萬台幣,希望協助這些跑者,取得專用的跑步義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