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神經義肢新療法 帕金森病患重拾步行能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帕金森氏症病患因為神經系統退化,會出現手部發抖和四肢僵直,影響行動能力。瑞士洛桑醫療團隊和荷蘭科技公司合作研發神經義肢,脈衝電流會傳導至植入脊髓的電極片,帶動腿部肌肉。一名長年不良於行的帕金森氏病患,因此重拾行走能力。
63歲的古提耶因為罹患帕金森氏症,走起路來搖搖晃晃,轉個彎就失去平衡,隨時可能跌倒摔跤,讓他長年不敢外出。
兩年前瑞士洛桑大學醫院團隊將一組電極片和神經脈衝發送器,分別植入他的脊髓和腹部皮下處,讓他重新找回行走能力。
帕金森氏病患古提耶說:「這改變我的人生,因為現在我能走出家門,出門辦事,我甚至可以走路運動。」
醫療團隊紀錄古提耶手術前後的步行動作,明顯穩定而平衡許多。古提耶是第一位接受這項新手術的病患,團隊將治療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醫學期刊》。
帕金森氏症屬於神經系統退化的疾病,病患會出現震顫、四肢僵直,行動能力受限;因為害怕受傷,多數病人鮮少出門,進而衝擊身心健康。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名為「前進」的荷蘭醫療科技公司研發這款神經義肢,將脈衝精準送到脊髓部位,幫助病人重拾腿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葛汀說明,「這項技術是神經刺激器,將精確的脈衝傳導至脊髓,控制腿部肌肉的部位,神經脈衝在正確時機傳到正確位置,以重製脊髓驅動的路徑,就能自然地走路。」
這項治療並非對每一位病患都有效,但古提耶的療程顯示,病情較為嚴重的帕金森病患,可望因為這項科技而受惠。
神經外科醫師布洛克則表示,「有了這項療程,如果病患能獲得更多自信,可以外出、有更好的社會互動、做更多事,這將是對日常活動與生活品質很大的加分。」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