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
「媽媽是代理孕母」考題惹議 翰林出版:把關不周會檢討
|文教科技北北基共辦的公立高中模擬考剛結束,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有學生在社群平台表達不滿。家長團體批評,代理孕母目前在台灣不合法,恐有誤導之嫌。而翰林10日下午對試題審題把關不周,造成考生們在作答時感到困惑或不適,並引起教師與家長的關注,深表歉意。
-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登場 教師評析化學整體偏難
|文教科技大學入學分科測驗11日、12日登場,有3.9萬名考生報名,今(11)日考物理、化學、數學甲和生物。其中化學科,高中老師評析整體較難;補教老師更認為,是111大學考招變革後最難的考題。對於苗栗某私立高中有23名考生透過學校集報,報錯考科的烏龍,大考中心強調不會有補救方案。
-
誤以為懷孕有月經或夢遺定期發生 近6成國小高年級生性知識不及格
|文教科技台灣性平教育協會與兒盟今(8)日公布「全面性教育現況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全台近6成學童性知識不及格,例如誤以為「懷孕會有月經」或「夢遺會定期發生」等。此外,有近半數學童稱學校教的內容已忘光,主要靠Google學習性知識。調查同時指出,家長對「性」的態度與溝通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性觀念。
-
身障特教組教師考題引爭議 考生提釋疑
|文教科技最近教師資格考試,身障特教組,一道題引發爭議。題目是,一名手語與口語並用的小二聽障生小芳,手語比口語好,在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時,應優先規劃哪一項?正確答案是加強口語表達能力,而不是提供手語翻譯。出題委員的解釋是:「手語翻譯員服務,主要提供給完全以手語溝通為主的聽障學生,小芳會口語,不符合標準」。對此,專家呼籲,要重視聽障學生原本的語言優勢與實際需求。
-
國中會考5科解答公布 6/6將寄發成績單
|文教科技國中教育會考進入第2天,考科是自然、英文和英聽。中午會考落幕,教育部表示,今(2025)年考生總數約為17.5萬人,而今(18)日的違規事件以提前或逾時作答最多,初步回報約95件;各科試題本及參考答案會在18日公布於國中教育會考網站,成績通知單會在6月6日寄發。
-
學測國綜日本俳句及MBTI入題 大考中心:難度中偏難
|文教科技大學學測第2天,今(19)日考的是英文、國綜和國寫,都有12萬人選考,補教老師評析,整體難易適中,前標與底標可能提高。而國綜科的取材多樣,日本俳句、籤詩占卜、MBTI人格測驗都入題。而國寫其中一大題是考「擬社會互動」,就有考生覺得題目有點抽象。
-
學測自然科403強震、颱風入題 全教會:跨科題多、整體較難
|文教科技大學學測今年有12.1萬名考生報考,今天第一天,考數學A和自然,各有9.2萬和8萬人選考。高中老師評析,數學A難度比去年提高,頂標或前標級分可能降低;自然科是跨科的素養題,需仔細閱讀,才能找到要考什麼。
-
北市國小學力檢測將導入AI命題 科學化教學與評量
|文教科技台北市辦理國小基本學力檢測滿20年,因應AI趨勢,教育局表示,未來將結合AI命題技術,提升檢測精準度與有效性。北市成立全台第1個國小教學評量研究中心,也將應用在教學現場。
-
結合議題思辨、媒體素養 閱讀教育為學生開啟知識大門
|文教科技教育部國民教育學前署推動閱讀教育已15年光景。為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閱讀推廣老師們積極設計活潑的閱讀活動,帶領學生討論思辯、還要教導AI工具。有家長指出,閱讀課真的開起孩子對探索知識的興趣,專注力提升、溝通能力也變好,肯定閱讀教育的成果。
-
國中會考首日國數社難易適中 教師分析重整合、轉化能力
|文教科技國中教育會考今明(18、19)2天登場,全國共有19.2萬名考生應試,首日考社會、數學、國文及寫作測驗。國中老師分析,前3科整體皆為難易適中,需有統整、轉譯所學知識和轉化生活情境的能力。至於寫作測驗,學生得針對網路各式文案與文章標題,思考標題設計背後反映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