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
租屋補助新制明年上路 將排除頂加與違建
|生活政府持續推動「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劃」,從建社會住宅、包租代管以及租金補貼三大面向著手,其中2026年的租屋補助新制即將上路,內政部釋出多項調整,包括補助金額提升、資格放寬。不過為了把關租屋品質,會排除頂加、違章案件,內政部指出,考量頂加違章租戶可能是相對弱勢,也會研擬相關機制,來協助轉介。
-
為加強兒童照護 賴清德宣布成立兒少及家庭署
|社福人權總統賴清德昨(16)日出席台大醫院所舉辦的健康台灣深耕論壇,宣布將成立兒少及家庭署,希望加強兒童照護,並針對明(2026)年春節可能出現的急診壅塞問題,表示政府將在春節連假期間,對住院診察費、護理費和藥品調劑費,全面加成100%。
-
1到9月平均薪資4.7萬元 近7成勞工領不到
|生活今(2025)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坐5望6,但要如何讓全民共享?有立委關注今年1到9月的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是4萬7751元,不過卻有近7成的勞工都領不到這個薪水。財政部部長莊翠雲表示,會合理調整綜所稅免稅額等措施,改善所得分配;至於是否會有假低收的貧窮黑數?衛福部也將加強查核。
-
創世基金會辦「寒士吃飽」送暖 邀各界助弱勢家庭圍爐
|社福人權每年過年前夕創世基金會都會辦理寒士吃飽的活動,透過送禮到家的方式,讓弱勢民眾能有機會圍爐。今(13)日舉行記者會還邀請女星楊婷婭擔任愛心大使,一起呼籲各界慷慨伸出援手,扶助弱勢。
-
普發1萬予13歲家己領 現金用途引家庭糾紛
|台語新聞普發現金1萬箍,按算拜三 (11/12) 會當提著。毋過因為滿13歲就會用得家己領,所以袂少囡仔想欲家己用,家長煞有無仝的看法,普發一萬自按呢成做家庭衝突的起因。民間團體建議,家長佮囡仔佇咧領這一萬箍進前,愛先好好仔溝通。(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13歲可自行領普發1萬 引親子爭執民團建議事先溝通
|生活普發現金一萬元登記入帳,今(10)日起全面開放登記,財金公司預估首批入帳已衝破900萬筆。由於13歲以上的未成年孩童,能選擇自己領取,不少青少年想選自己運用、自己領,家長則有不同看法,差點引發家庭衝突。民團認為,家長和青少年不妨在領取前雙方做好溝通,避免爭執;財政部回應,會以13歲作年齡分界,是參考民法規定。
-
日家戶廚餘不得再利用 業界食品廢棄物半數製成飼料
|全球台灣爆發非洲豬瘟後,廚餘養豬的議題引起討論,同樣為亞洲國家的日本卻沒有發生類似問題。日本對於廚餘等規定嚴格,一般家庭的廚餘是不能回收做成飼料使用的,但連鎖餐廳、飯店以及食品製造業產出的食品廢棄物,則有超過半數回收做成飼料,以嚴格的規定和稽查來確保飼料的安全性,除了減少食品廢棄量,也讓農家能以較便宜的價格買到飼料。
-
捒台語計畫 後龍圖書館課程台語比例煞干焦1%
|台語新聞文化部自舊年開始推動台語家庭計畫,各地攏有豐富的活動,煞也有一寡台語比例無達到公告的%數標準。有民眾指出苗栗後龍圖書館,咧講故事培訓的課程,台語比例干焦1%,民眾表示誠失望。針對台語比例的種種問題,文化部回應講,咧「國家語言數位資源網」頂的台語活動,台語比例上無愛有60%,若有領補助,煞無合規定,會先輔導,若無改善,補助就會扣錢。(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看見避難弱勢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警示【獨立特派員】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14點50分左右溢流導致潰壩。這是一場預知的災難,卻還是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蹤。《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光復鄉與鳳林鎮後發現,在每個防災環節都有「避難弱勢」。個人層面包括移工、獨居、不懂國語的原住民長輩,再加上從八月開始就不斷通知狼要來的細胞簡訊,在在降低民眾警覺。制度層面,從中央到地方的防災避難流程疏於實戰演練,連避難疏散地圖都不清不楚。這些都是促成悲劇的主因。
-
俄烏戰爭影響 烏茲別克加強與德國合作
|全球被俄羅斯視為後院的中亞國家,因為害怕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紛紛採取去俄羅斯化政策,並且向西方國家靠攏。中亞的內陸國烏茲別克,也因為總統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與德國前總理蕭茲(Olaf Scholz)簽訂移民協議,許多烏茲別克人開始學習德文,並嚮往到歐洲工作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