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
美國地方法官裁定 谷歌不需分拆出售Chrome
|全球美國司法部早在2020年時就開始針對搜尋巨頭谷歌公司,提出歷史性的反托拉斯訴訟,去(2024)年11月起更進一步要求谷歌分拆Chrome的瀏覽器業務,遭到谷歌經營階層強烈反對。針對這起反托拉斯案,美國地方法官梅塔週二(2日)裁定,谷歌不須分拆出售Chrome瀏覽器或Android系統,但未來不得再成為裝置和瀏覽器的獨家搜尋引擎。
-
破解千年之謎 AI助攻凱撒墓誌銘研究
|全球科技走進歷史,AI也開始讀古文。谷歌在英國的子公司「深智科技」正與數十位歷史學者合作,訓練一套名為「伊尼亞斯」的人工智慧,試圖要破解凱撒陵寢內的墓誌銘,這是一道跨越千年的歷史謎題。《紐約時報》甚至指出,人工智慧若要邁向未來,就得先解答過去。
-
川普下令墨西哥灣改名 谷歌地圖配合標示「美國灣」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佈把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之後,全球搜尋引擎谷歌從10日開始,在普遍使用的谷歌地圖上把「Gulf of Mexico」標示為「Gulf of America」。在台灣的中文版谷歌地圖上,則是同時出現美國灣與美洲灣2種不同的中文名稱。
-
Google公布新一代晶片 運算效率突破超級電腦
|文教科技谷歌公司9日發表新一代晶片,宣稱已經克服量子運算的關鍵挑戰,新晶片只要花5分鐘,就能解決傳統電腦需耗時10的25次方年,才能解決的問題,等於向量子電腦實用化邁進了一大步。
-
因應AI電力需求攀升 谷歌偕新創建造核反應爐
|產經隨著人工智慧AI需求快速攀升,科技業者為應付大量雲端運算,電力需求也水漲船高。美國谷歌公司甚至直接與加州一間新創企業簽約,建造6到7座所謂的模組化核能反應爐。採用最新的第4代熔鹽反應技術,預計2035年之前要有500百萬瓦的供電量。
-
歐盟控谷歌濫用網路搜尋優勢 開罰24.2億歐元
|全球美國兩大科技巨頭蘋果及谷歌,週二(10日)雙雙在歐洲法院敗訴。蘋果需要補繳大約4620億新台幣的稅金給愛爾蘭,而Google則是因為濫用優勢地位,要付出台幣860億元的罰款。
-
美法院裁定谷歌壟斷搜尋引擎 料將成改變網路版圖關鍵判決
|全球美國法官最近裁定,科技巨擘谷歌斥資數十億美元,試圖讓旗下搜尋引擎稱霸全球90%網路搜尋市場,此舉已違反《反壟斷法》。這項裁決為美國聯邦當局起訴大型科技公司反壟斷的行動開啟了綠燈,將影響未來的網際網路版圖。
-
谷歌2023年碳排較前年增48% 環團促科技業深思
|全球美國搜尋引擎龍頭谷歌發表年度環境報告,顯示2023年度的碳排放比2019年的基準期大增48%,其中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為人工智慧大量雲端運算建構資料中心,用電需求與建造過程都導致碳排放大增。國際環保團體「減碳計畫」組織就指出,除了要求科技業者多使用再生能源,也必須重新思考AI是否被過度使用。
-
谷歌與以色列合作 雲端運算被指成殺人幫兇
|全球以哈衝突還未停歇,《時代雜誌》日前報導,谷歌(Google)向以軍提供雲端服務,在以哈衝突期間協商加強合作,引發數10名谷歌員工和親巴勒斯坦民眾16日聚集在谷歌總公司大樓前,抗議雲端運算服務成為殺人工具。而威尼斯的藝術雙年展,也有策展「以色列館」的藝術家表示,在沒達成停戰、釋放人質協議前,館場就不會開放。
-
不續約支付媒體版權費 臉書再度槓上澳洲政府
|全球社群網路平台利用媒體新聞連結來提升流量,這幾年成為網路業、新聞界,乃至於和各國政府之間衝突對峙的焦點。澳洲在2021年與臉書和谷歌公司達成協議,由網路平台支付版權費用給相關新聞媒體,但臉書在合約期限即將屆滿前就宣布不再續約,引起澳洲政府和新聞界強烈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