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
-
廣島原爆80週年仍有「被遺忘的人」 韓籍倖存者訴說傷痛歲月
|全球廣島原爆今(6)日屆滿80週年,但倖存者心中的傷口仍未癒合。根據統計,約16%、7萬名廣島原爆受害者來自當時仍屬日本殖民地的韓國,且有半數不幸罹難,其餘倖存者返鄉後,除了背負原爆或輻射疾病帶來的苦痛,還得承受家鄉的歧視與排斥。如今,他們還在等待各國負起責任,BBC報導將其稱為「被遺忘的人」。
-
兒少自殺死亡率不斷攀升,如何接住懸崖邊的孩子?【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近幾年兒童、青少年自殺死亡率不斷攀升。衛福部曾針對國高中生做調查,發現有一成左右國高中生曾經嘗試自殺。校園霸凌、課業壓力與人際關係,這些都是孩子經常會碰到的難題,尤其現今網路世代與社群媒體的過度使用,孩子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容易感到挫折與無助。
-
抗藥性細菌感染比例攀升 醫團籲積極採取應對措施
|生活抗生素抗藥性議題引起國際關注,臨床病患可能會因為抗藥性細菌發生「無藥可用」的窘境,感染管制學會與感染症醫學會今(7)日再度呼籲要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否則到了2050年,將面臨更多病患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狀況。
-
每5人有1人為新冠高風險族群 醫:洗腎者染疫死亡率高10倍
|生活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疫情高峰將落在6月底、7月初。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今(5)日表示,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是新冠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孕婦等,尤其洗腎患者感染新冠的死亡率將高於一般人10倍,呼籲民眾出現症狀就要篩檢、儘速就醫。而疾管署也宣布,6月11日起,65歲以上等3類新冠高風險族群,第2劑疫苗接種時間間隔縮短為2個月,預估符合資格者約有76萬人。
-
美智庫揭攻烏俄軍死傷百萬人 為二戰後77年來俄國戰事總和5倍
|全球俄烏自2022年開戰至今已超過3年,美國CSIS近期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雙方軍隊傷亡數已累計近140萬人,其中俄軍約100萬、烏軍約40萬人。報告指出,僅3年多的俄烏戰爭,俄軍死亡人數就已是過去77年俄國與其前身蘇聯所有戰爭總和的5倍,且由於前線進展遲緩、裝備損失嚴重,加上美歐持續援烏,蒲亭恐陷入長期消耗戰。
-
新冠就診、重症人數創單週新高 疾管署估6月中下旬達最高峰
|生活新冠疫情快速升溫,疾管署公布上週全台新冠就診達1.9萬人次,激增88%,另外新增93例重症和4例死亡,就診與重症個案雙雙創今(2025)年單週新高紀錄,預估6月中下旬會達到最高峰,單週最多約有6.5萬人次就醫。疾管署提醒,由於近期流行變異株轉換,免疫逃脫較強,疫情可能會持續到7月底,就連10個月大的嬰兒也中鏢,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
三高防治計畫全台逾3千診所響應 目標2030年降低三分之一死亡率
|生活自去(2024)年起開始推動的「三高防治888計畫」,衛福部今(17)日公布報告指出,目前全台已有逾3000家診所、近5000位醫師加入,共收案管理約35萬人,其中近2成已轉為非代謝症候群;全台約534萬名三高病人中,也有約60%已接受照護計畫。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目標是在2030年時,讓三高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
2月超額死亡率創疫後新高 台大公衛:急診壅塞有關
|社福人權台灣今(2025)年2月分超額死亡率高達29%,創疫情後新高。台大公衛學院發現,人口老化、慢性病癌症人數增加,以及近期急診壅塞,都是造成超額死亡的原因;台灣在今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急診住院需求只會逐年增加,護理人員職場環境若不改善,台灣的醫療現場只會愈來愈惡化,形成政府、醫院和民眾三輸的局面。
-
女性心血管病死亡率10年增18% 醫:避孕、懷孕、更年期皆影響
|生活過去10年來台灣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18%;2023年每天有超過40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是乳癌的5倍。台灣女人連線持續倡議,重視心血管健康的男女差異,避免誤診或延誤治療,影響女性健康及生命。
-
台大醫院引進新心臟幫浦 較葉克膜減少心臟負荷加速復原
|文教科技急性心肌炎及心肌病變往往發生又急又快,若未及時診斷治療,致死率很高。台大醫院近期引進「新型心臟幫浦」,相較於過去常用的救命神器葉克膜,這種新型心臟幫浦可以減少心臟負荷,加速病人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