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擺脫新冠疫情的陰影,今年有許多國家在沒有防疫限制下,歡慶耶誕跨年假期。專家指出,持續變異的變種病毒,加上冬季是流感好發季節,都讓住院人數攀升;展望2023年,專家提醒,除了康復後的長新冠症狀,還要特別留意各種併發症,例如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阿茲海默症,甚至糖尿病的風險都有可能增加。
美國紐約州衛生部21日證實,發現一例小兒麻痺病例,這也是近十年來,美國境內首起小兒痲痹病例。當局表示,患者是一名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不具有傳染性,可能是被接種「活疫苗」的人感染。
由美國、貝里斯、德國、印尼及塞內加爾共同舉辦。第二屆線上「全球新冠肺炎高峰會」在台灣時間昨(12)日晚間舉行,我國再度受邀參加峰會,前副總統陳建仁並未參與線上討論,而是以預錄的方式與會,並宣布捐贈150萬美元以協助提升全球疫苗覆蓋率。陳建仁說道,「本人很榮幸在此宣布台灣承諾將再捐贈150萬美元以提升疫苗覆蓋率 ,我們也將持續為有需求的國家提供醫療口罩、PCR檢測儀器,製氧機及其它防疫物資。」美國總
第二屆全球新冠肺炎高峰會12日舉行,將由美國總統拜登主持,台灣再度受邀,由前副總統陳建仁代表線上出席,希望共同努力抑制疫情。而中國持續堅持清零政策,封城引發民怨,世衛秘書長譚德塞,罕見批評中國防疫政策不可持續下去,必須轉變。
今仔日國內的本土破2萬例、有23102例,5个縣市超過1千例,新北市已經超過8千例。中重症增加25例,有5个人不幸死亡,攏是猶未注過疫苗的老大人。另外,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隔離抑檢疫期間的民眾,若快篩陽性,經過醫師判斷,就會當算做確診,待專家會議了後就會實施。猶有一項新政策調整,入境居家檢疫,對後禮拜一開始縮短到7工。
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確診破2萬,新增2萬3102例個案,有5個縣市的確診破千例,以新北市超過8千最多;同時也新增25例中、重症個案,這當中有5人死亡,都屬於高齡長者沒有施打過疫苗。至於近期討論的快篩陽性是否會視同陽性確診,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未來居隔及居檢者如果是快篩陽性,應該是可以判定為陽性確診;除此之外,入境居家檢疫天數也從9日開始縮短為「7+7」,等於是7天居家檢疫加上7天自主管理。
美國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29日強調,新冠疫情大流行還沒結束,由於病毒會不斷變種,美國可能永遠無法消滅病毒,只能讓疫情變得可以控制。此外,由於疫苗覆蓋率持續提升,除了南韓之外,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已陸續解除戶外的口罩令。
為了有效防堵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國內目前正在拚第三劑疫苗的覆蓋率,鄰近的日本也一樣。由於衛生單位發現,即使前兩劑的覆蓋率都有八成左右,但第三劑的覆蓋率勉強高於四成。為了促使更多上班族趁著下班回家的路上有時間接種第三劑疫苗,各地方政府紛紛開設疫苗夜間門診。
國內新冠本土疫情,昨(27)日暴增83例,創今年以來單日確診數新高,對此有專家認為,確診數多寡已經不再重要,是確認國內抗病毒藥物是否足夠,長者疫苗覆蓋率要提高到9成,才能避免成為第二個香港。
新北市設計師染疫案目前源頭還有待釐清,不過這名個案曾經有高雄足跡,今天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則顯示與桃機群聚案相同,相關接觸者有4例確診在雙北,包含設計師室友、同餐廳同時段用餐的房屋行銷公司員工及職場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