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懸浮微粒
-
PM0.1增心肺疾病風險 明年起在台中及高雄試監測
|生活超細懸浮微粒PM0.1,由於粒徑極小,能穿透肺泡、進入血液,進而影響心肺健康。環境部已將PM0.1的相關議題列入未來10年空品政策重點,明(2026)年起將在台中市和高雄市進行試驗性監測,朝野立委都關切相關的監測點是否足夠。
-
英研究證實空污與失智有關 醫界與環團籲政府有效監控
|生活失智症新藥昨(23)日開打,不過醫界及環保團體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空污問題,因為英國最新研究證實,空污和罹患失智症有關,且恐怕成為國安破口,呼籲政府的空品監測站應增加交通測站,另外也應設置奈米級PM0.1顆粒的常態性監測,才能有效監控及改善空污,預防失智。
-
去年僅7國符合世衛空品標準 空污最嚴重5國在非洲、南亞
|全球全球空氣污染不斷惡化,瑞士空氣品質技術公司IQAir發表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只有紐、澳、冰島等7個國家,以及17%的城市空氣品質符合世衛組織的標準,而南亞跟非洲則是情況最糟的地方。美國因為退出世衛組織,全球各地大使館將停止提供駐在地空氣品質數據,這也會導致未來空品監控更加困難。
-
空品監測近5年污染物濃度降 PM2.5年平均濃度比去年改善
|生活環境部公布2024年空氣品質初步的監測結果,各項污染物近5年濃度呈現下降趨勢,空氣品質指標AQI良好跟普通等級占94%。至11月底,細懸浮微粒PM2.5的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2.5微克,比去(2023)年改善,部分歸功於下半年降雨日數與降雨量增加。
-
彰化保安林生態護坡見效 3年監測PM2.5濃度減26%
|地方保安林是為了特定公益功能設置的保護林,有鞏固土石、涵養水源的作用。位於彰化田中的內灣坑1704號區保安林,林業署在治理野溪工程時,採用現場崩塌的石頭以及台灣柳杉等木材來穩定護坡。後來經過中興大學團隊監測3年發現,邊坡穩固植被增加後,區域PM2.5濃度大幅下降26%有效攔截、過濾空污。林業署表示,這樣的治理經驗未來會推廣到其他區域。
-
空污防制區劃分標準加嚴 新北、中彰投嘉5縣市改列三級管制區
|環境環境部今(21)日預告加嚴空污防制區劃分的標準,包含提高濃度要求,並規定各縣市轄內所有空氣品質監測站皆須達標,才屬標準區域,因此懸浮微粒(PM10)未符合標準的縣市從先前的6個,另新增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及嘉義市5個縣市。
-
NASA科研機來台空污研究 環境部:結果有助精準減污
|環境今(2024)年2、3月,NASA的2架科研飛機飛抵台灣上空,進行空污研究。環境部今(14)日公布初步研究結果,在某些氣候條件下,地面層的空污無法向上擴散,加上地形引發的渦流,則會讓污染物停滯;另一個發現則是,揮發性有機物在200到500公尺高時,濃度竟然比地面更高,掌握污染特性就有助於精準管制污染源。
-
彰化冶金業者半夜偷排廢煙塵 遭科技監控設備當場查獲告發
|環境彰化彰濱產業園區有2家金屬冶煉業者,趁半夜排放含有金屬細懸浮微粒的煙塵,環境管理署科技監控當場查獲告發。台中檢警環則追查「廢油一條鏈」環保犯罪,近期溯源發動第5波搜索,查到2家油品公司非法進行廢油混合物處理,張姓負責人已遭羈押禁見。
-
環團質疑空品標準調幅不夠 環境部擬分3階段調降
|生活環境部打算修正空氣品質標準,上午邀集政府機關研商,針對遭環團批評的PM2.5細懸浮微粒年平均值,要從每立方公尺15微克降至12微克,降幅不夠,環境部表示將改3階段推動,第1階段到2030年要降至12微克,第階段降到10微克,最終目標則5微克,不過2、3階段在何時達成?尚未訂出時間表。
-
極端氣候加劇空氣污染 星國研究:約1.35億人因此早逝
|環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欲探討極端氣候對死亡的影響,比較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資料,結果顯示,1980年至2020年這40年間,全球共有約1.35億人因為空氣污染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