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PM0.1增心肺疾病風險 明年起在台中及高雄試監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超細懸浮微粒PM0.1,由於粒徑極小,能穿透肺泡、進入血液,進而影響心肺健康。環境部已將PM0.1的相關議題列入未來10年空品政策重點,明(2026)年起將在台中市和高雄市進行試驗性監測,朝野立委都關切相關的監測點是否足夠。

超細懸浮微粒PM0.1,是指直徑大於或等於0.1微米的顆粒物,大約只有一根頭髮的七百分之一,細到能直接穿透肺泡進入血液,進而增加心血管及肺部疾病的風險。不過目前並沒有足夠的量化證據可以制定濃度標準,世衛組織建議優先強化監測,尤其交通、航空和航運排放是主要來源。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質詢指出,「交通空污事實上是台中主要的空污來源,主要的來源之一,可是為什麼只有設這樣子5座固定的?」

環境部次長沈志修說明,「過去可能台中市政府都把重點放在一個固定污染源,只要管制好那個污染源,好像所有的空氣品質都改善了,其實不然。這個報告也告訴我們,移動式的污染源,其實才是我們應該要關心、要注意的。」

以歐盟會員國為例,將在明年12月11日前完成國內的監測設置。而在台灣,環境部從2023年起,在台北交通流量密集地點設立監測站,發現交通車輛就是北市最主要的PM0.1來源,因此將從明年起,也在台中和高雄進行PM0.1的試驗性監測。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質詢時提問,「那你什麼時候要擴大?你開始起步了,有沒有要擴大?你的規劃的進度如何?」

沈志修回應,「台北這邊先設一站,然後我們現在台中有2站,高雄會設3站,就除了剛剛講,交通站外另外這6站。」

環境部已將PM0.1議題納入空品政策白皮書,列為未來10年空品管理的重點方向,並規劃以健康為導向的空品目標,目標在2030年將PM2.5年平均濃度降至10微克,2035年進一步降至8微克以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