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英研究證實空污與失智有關 醫界與環團籲政府有效監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失智症新藥昨(23)日開打,不過醫界及環保團體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空污問題,因為英國最新研究證實,空污和罹患失智症有關,且恐怕成為國安破口,呼籲政府的空品監測站應增加交通測站,另外也應設置奈米級PM0.1顆粒的常態性監測,才能有效監控及改善空污,預防失智。

來自醫界及環保團體代表24日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空污問題,因為英國最新研究證實,空污不僅會提高肺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和罹患失智症有關,恐怕成為國安破口。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葉光芃指出,「他們認為失智是源自小孩胎兒,在胎兒跟出生1歲,反而這個時候空污暴露,是造成他80歲、75歲以後失智。」

前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表示,空氣污染已被醫界確認為14項可調整的失智症危險因子之一,其影響力和吸菸、憂鬱、社會孤立等因子相當,因此有必要減少空污,保護神經,預防失智。

前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說明,「細懸浮微粒跟氮氧化物的空氣污染物,已經證實了會增加腦部的發炎,而且增加氧化壓力,進一步造成神經上的退化以及認知功能的下降。」

環保團體強調,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人,而且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還會逐年增加,因此建議環境部的空品監測站應增加交通測站,另外也應設置奈米級PM0.1顆粒的常態性監測,才能有效監控及改善空污。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