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
-
外帶壽司見蛆蠕動 爭鮮致歉稱將配合調查釐清
|生活又傳出食安疑慮,有消費者日前到爭鮮的台中潭子分店外帶壽司,吃到一半卻發現壽司上有蛆,爭鮮致歉表示會配合主管機關調查釐清,確保食安。而台南也有民眾在85度C永康崑山店買飲料,喝到一半卻發現裡面有鐵條,85度C回應說明,鐵條是料桶蓋脫落的翻蓋軸心,會加強門市檢核。兩案目前當地衛生局都已介入稽查,釐清狀況。
-
北市府機關7/22起禁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 小巨蛋等280場所納管
|地方台北市府昨(24)日宣布,自今(2025)年7月22日起,轄區內的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列管場所共約280處,包含小巨蛋、台北地下街等地。北市府表示,新措施上路後,預估1年可減少約2700萬個一次性餐具使用。
-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釜山登場 環境部觀察團前往參加
|全球全球塑膠公約第5次談判,今(25)日在韓國釜山展開為期7天的會議,環境部派觀察團前往參加。環境部長彭啓明對此回應表示,會依照公約談判的決議,邀請各界討論、研擬台灣未來的減塑政策和目標,預計最快明(2025)年上半年出爐。民間團體認為,減塑不能只要求民眾改變習慣,而是政府應該要帶頭減少塑膠生產。
-
米蘭擬禁午夜後外帶冰淇淋和披薩 盼維護居民安寧
|全球義大利人常在晚上8時半至10時半間吃晚餐,飯後再散步、吃個冰淇淋,但近期米蘭副市長宣布,預計將禁止12個區域在午夜後於室外區供餐,或銷售披薩、冰淇淋等食品和飲料外帶,以維護居民安寧。不過,過去類似禁令曾引發抗爭。
-
疫情後外帶需求增加 日式飯糰翻紅成排隊美食
|全球日式飯糰這種方便攜帶的食物,原先是日本人的家常料理,平凡又很常見。不過近幾年因為疫情,外帶食物需求增加,加上外國人覺得飯糰充滿異國風味、好吃又健康,現在日式飯糰變成排隊美食,有些店家甚至要排上8小時才買得到。
-
咖啡外帶杯年棄25億個 丹麥阿爾胡斯行回收利用計畫
|全球根據估計,全球每年丟棄超過25億個外帶咖啡杯,成為環境污染的一大來源。丹麥的第2大城,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外帶咖啡杯的回收計畫,當消費者外帶咖啡時,會先支付外帶咖啡杯的費用,等飲用完畢,把咖啡杯投入設在市區內的咖啡杯回收箱後,就能退回咖啡杯的費用,透過這樣的重複使用,達到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
疫情外帶衍生鼠患 美國華府居民自組小隊訓狗捕鼠
|全球過去幾年因為新冠疫情,掀起了「餐飲外帶、戶外用餐」的消費風氣,不過在美國卻造成戶外環境更髒亂,並且助長了老鼠繁衍速度,形成鼠患。美國華府就有在地養狗的居民,自行組成獵鼠小組,用獵犬來抓捕老鼠。
-
餐飲紓困補助不到一週將用罄 王美花:會再爭取預算
|產經本土疫情延燒,重創內需經濟,尤其餐飲住宿業影響最大。經濟部推行銷補助計畫,最高10萬元,預算6億元,約有6000家業者申請,不過經濟部官網已出現補助款即將用罄。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會再向行政院爭取補助預算。有業者批評,行銷補助「不接地氣」,受惠恐怕只有規模大連鎖餐飲業。
-
疫情嚴峻 母親節民眾出遊消費興致大減
|生活疫情嚴峻下的母親節,民眾出遊消費的興致大減。雖然合歡山、福壽山農場現在都是花季,但遊客人潮卻比以往還要少。至於餐飲業則出現退訂潮,台中有餐廳面臨4成消費者退訂;屏東的豬腳街雖然還是有人排隊,但幾乎都變成外帶。
-
母親節檔期到 台南阿霞飯店自主暫停內用
|生活母親節即將來到,但眼看國內疫情不斷升溫,不少民眾都取消了原本聚餐、改成外帶,台南就有餐廳業者自行開出第一槍,宣布即日起暫停內用;而高雄1月因高雄港群聚疫情嚴峻,當時也有業者自主取消內用,但業者觀察一月後多數顧客也自主改外帶居多,是否再次禁內用,會視疫情狀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