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
-
國衛院研究:男性愈晚生 子代精神疾病發病愈早
|生活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的父親平均生育年齡是34.6歲。而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父親的生育年齡愈高,子代精神疾病發病愈早,父親生育年齡每延後1歲,子代身上平均會多帶有1.5個新生突變。
-
英國新創檢驗microRNA 可套入AI模型測出12種癌症
|全球大腸癌在許多國家的死亡原因中名列前茅,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往往已經相當後期。英國一家新創企業目前研發中的技術,以測量血液中小分子核醣核酸的數量與特徵,使得這些常見癌症能更早期被篩檢出來,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今年第4起麻疹群聚 指標個案赴越南旅遊返台發病
|環境疾管署公布新增1起麻疹群聚事件,也是2025年第4起麻疹群聚,指標個案是台北市1名20多歲女性,她3月底到越南旅遊,返台後發病。因為症狀不典型,第4度就醫才確診,還傳染給住在新北市的女同事,2人相關接觸者匡列超過200人,將監測到5月11日。
-
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 國內未滿月嬰發病8天亡
|生活疾管署公布國內今(2025)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是一名北部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他從16日開始有輕度呼吸急促與活動力降低情況,住進新生兒病房,沒想到短短8天內健康狀況急速惡化,住進加護病房後,23日因多重器官衰竭及新生兒敗血症死亡。
-
民主剛果未知疾病釀53死 WHO:最先發病3名小孩食用蝙蝠後出現症狀
|全球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簡稱民主剛果)近期爆發未知疾病,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只需要48小時,過去5週已導致419人患病、超過50人死亡。WHO非洲辦公室指出,最早罹患該疾病的3名小孩,是在吃了一隻蝙蝠後才開始出現發燒、流鼻血等各項症狀,且皆在48小時內死亡。
-
國內出現境外移入麻疹個案 30多歲男自越南返台5天後發病
|生活時隔半年,國內再度出現境外移入麻疹個案,是北部30多歲男性,9月中旬到越南富國島旅遊,返台5天後發病,目前匡列接觸者154人。疾管署表示,麻疹傳播力非常強,且潛伏期長達3週,若出現疑似症狀,一定要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另外,新北登革熱群聚上週新增10例,由於本週東北季風帶來北部豪大雨,疾管署提醒民眾一定要清刷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
-
-
農業部推十年農藥減半,執行現況如何?【獨立特派員】
|產經草莓一直被認為是農藥使用量高的水果之一,苗栗大湖部分農民在農業改良場的輔導下,實施IPM,也就是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幾年下來農藥使用量平均可以減少4成,產量也沒有減少。不過,願意實施的農民並不多,10年農藥風險減半的期程,已經過了6年,還看不到顯著成效。
-
宜蘭公正國小20生嘔吐、腹瀉 朝接觸性群聚傳染調查
|地方宜蘭羅東公正國小27日陸續傳出有學生腹瀉、嘔吐的症狀,累計共20人,部分學生送醫急救,所幸都沒有生命危險。縣衛生局推測,初步確認這些學生沒有共同飲食,全案朝接觸性傳染疾病的群聚感染方向調查。
-
18年來首例瘧疾死亡 奈及利亞返台後確診
|生活國內相隔18年,再度出現瘧疾死亡個案,是一名50多歲的男性,今年曾經前往奈及利亞,返台之後出現症狀確診,發病6天不幸死亡。另外,呼吸道病毒持續發威,新冠及流感都出現2、30歲年輕人,因為感染併發重症死亡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