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公布,CCI為63.05點,續創12年多來新低。6項指標中,僅物價水準較上個月微幅上升,而其餘5項指標,則全數下滑。其中家庭經濟狀況指標,更創8年多來新低。學者分析,主要受通膨、升息影響,尤其有貸款壓力家庭,購買力明顯下滑,對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感到悲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4名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確定病例,分別為首次通報的2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4人皆為週一通報確診BA.5指標個案的一家人。
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96例COVID-19確診個案,本土33例、境外63例。中和某社區多人確診,衛生局已清空公寓並派專家檢視排水通風。另外,南北社區至少有8例獨立且感染源不明個案,陳時中呼籲民眾有症狀應迅速就醫。
輸入性通膨壓力持續蔓延。不過,最新消費信心指數(CCI)卻不降反升。學者表示,因為六大指標中,有三大指標上升,國內經濟景氣、投資股市時機以及購買耐久財,尤其房市熱絡推升拉抬。不過,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就業機會則呈現下滑。物價水準信心指標方面,創12年5個月新低,可見物價壓力已影響大多數民眾生活。
國際環保團體「德國看守」協會,今年再次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公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此次評比,台灣在64個國家中排名60,名次下滑3名,環保署表示,這項評比發生嚴重錯誤,少算台灣人口數以及引用錯誤的資料,不過環保團體認為,撇開這份評比,台灣的減碳成效仍有待努力。
屏東枋山6月爆發Delta群聚感染,讓當地居民到現在還餘悸猶存,當時的指標個案,就是一位違規載客的白牌車司機。沒想到不到3個月,屏東監理站又在當地查獲一位高齡80歲的白牌車司機,不但非法載客、還超載5人,將依法重罰10萬元,並分別吊扣駕照及牌照4個月。
新冠疫情逐漸趨緩,連續好幾天沒有新增社區群聚,不明感染源也低於十例。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為了讓未來判斷疫情警戒等級持續穩定,將會調整警戒指標。依照疫情中心疫情警戒第三級指標,是指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者一天有確診十名以上感染源不明的本土病例,但是最近的疫情都低於上述指標。陳時中表示,這顯示先前訂定的疫情警戒指標、相對不穩定,疫情發展可能介於指標中間。目前指揮中心、正在討論更能展現疫
最近各地陸續傳出民眾外出遊玩群聚的消息,擔心民眾鬆懈,高市持續稽查各市場,確保有做好分流跟實名制。對於微解封,高雄市長陳其邁認為至少要做好兩件事。經發局稽查人員跟市場主委提醒攤商將熟食蓋好、確保衛生,本來早上都擠滿人潮的高雄建興市場,5日週一上午雖沒有身分證號分流,人還是非常少,三級警戒實施至今一個半月,也讓攤商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建興市場主委施宗志表示,「沒人就不能夠賺錢,看是不是能夠不要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