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燈
-
台北數日逾36°C高溫 市府出動灑水車降溫
|生活台北市連續好幾天氣溫超過36°C,氣象署發布橙色警戒燈號,今(2025)年夏天首度啟動熱浪預警機制,北市啟動應變措施,像是環保局出動灑水車執行路面降溫,希望達成體感減少2°C的目標。另外,包含北市740個路口紅綠燈,平均縮短紅燈21秒,讓機車族、行人減少等候時間。
-
台北婦人斑馬線上遭左轉車撞飛 駕駛稱僅注意右側來車
|社會為了撕掉「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已經公告修正《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的相關裁罰基準以及處理細則,6月30日開始調高駕駛沒有停讓行人,導致行人死傷的裁罰金額。不過就在新規上路前,台北內湖27日下午發生一名婦人走在斑馬線上,卻直接被一輛左轉的轎車撞飛受傷。在宜蘭則是有學童違規闖紅燈,差點被撞,讓駕駛嚇得PO文,呼籲學校加強宣導。
-
新建道路解六輕上下班壅塞 民眾指近1公里無號誌有安全疑慮
|地方為解決台塑六輕廠區上、下班道路壅塞情況,由工業局協調台塑企業興建跨隔離水道橋梁道路,經3年施工近期通車,對此有六輕員工表示能省下15分以上車程,但有當地民眾認為跨越隔離水道橋梁接雲2線,有將近快1公里無紅綠燈,恐造成交通安全疑慮,對此雲縣府表示已建議研擬增設。
-
視障者連領錢都難 金融服務仍未平權
|社福人權台灣平均每十萬成年人就擁有17家銀行服務,高於全球平均15.9家,金融服務取得相對便利。但對視障者來說,不僅不便利,還障礙重重。全台無障礙語音功能ATM占比僅22%,銀行APP也不一定有無障礙版本,就連身心障礙者每人平均保單也只有0.2張。處處受限的金融服務,更可能因為視障者看不見而聽信於壞人,被暴露在詐騙風險中。金融服務的無障礙法規應該跟上建築物的無障礙法規,或者至少要從公股銀行做起,達到金融服務平權。
-
桃園建安宮前車禍頻傳 交通局擬降低速限、設警告標誌
|地方桃園平鎮區的平東路一段、建安宮前車禍頻傳,上個月撞了2次,昨(19)日又發生機車追撞事故。交通局會勘後表示,除了會針對行車部分降低速限、增設LED警告標誌,也會針對行人防護退縮行穿線、設彈性護欄,改善路口狀況。
-
行人穿越無號誌斑馬線被撞 警罰騎士未停讓致傷
|社會又見行人走在斑馬線上被撞。昨(3)日下午,高雄市三民區陽明路上,2名少女走在行穿線上要過馬路,行經摩托車想急煞來不及自摔,與兩名少女碰撞。警方表示,騎士未停讓行人、致人受傷,將處最高36000罰鍰,並吊扣駕駛執照1年,由於事發時,有大貨車違停在路口處,疑似遮擋行車視線,大貨車也要面臨最高1200元罰鍰。
-
桃園學童舉手欲過馬路無車停讓 警舉發10未禮讓車輛
|社會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一處路口,日前有2名孩童走在行人穿越道上,舉手提醒車輛要過馬路,結果沒有車要停讓,最後兩人退回路邊,影片流出引發批評。對此,桃園警分局把影片中車輛過濾分析車號,共舉發10輛未禮讓行人之自小客車。
-
於平交道棄車逃逸 警逮逾期停留越籍駕駛送辦
|地方台中烏日區學田路鐵路平交道,昨(20)日傍晚出現驚險畫面,有1部汽車在遮斷器放下後,仍停在平交道上,駕駛棄車逃逸。警方獲報趕緊將車子移走,追查出駕駛為逾期停留的越南籍男子,將他依公共危險及違反《道交條例》開罰並依法送辦。而當地里長表示,還是要盡快高架化,才能解決當地的交通問題。
-
台灣交通混亂的癥結,道路設計不良、缺乏使用效率【獨立特派員】
|生活道路設計關係著我們使用是否安全,背後需要專業的規劃。檢視現況,道路的配置不但缺乏效率,也容易造成人車混流的衝突,問題就出在長期以來相關設置規範不明確、專業人才的缺乏。今年初,交通部終於公布詳細的設置規範,不過既有道路存在的問題,要改起來卻是項巨大的工程。
-
兒少性侵害訪查共74案 多數發生在小學階段
|社福人權衛福部統計,過去10年超過一半的性侵害受害者是未成年人,國家人權委員會2021年擇定「兒少安置機構及校園性侵議題」作為系統性訪查研究重點議題,今(8)日發布訪查結果,訪查共74案,事件多發生在小學階段,加害者以男性教師比例最高,性侵害次數從單次到數月或數年不等,發生地點以校內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