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北數日逾36°C高溫 市府出動灑水車降溫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連續好幾天氣溫超過36°C,氣象署發布橙色警戒燈號,今(2025)年夏天首度啟動熱浪預警機制,北市啟動應變措施,像是環保局出動灑水車執行路面降溫,希望達成體感減少2°C的目標。另外,包含北市740個路口紅綠燈,平均縮短紅燈21秒,讓機車族、行人減少等候時間。

太陽高高掛,全台烤蕃薯超高溫。30日全台最高溫落在新北三峽37.4°C、彰化花壇37.2°C、台北社子也飆到37.1°C。截至下午氣象署也持續針對台北市、新北市、彰化縣發布橙色燈號,觸發台北市的熱浪預警機制。

記者王彥婷報導,「氣溫動不動飆到36度,記者現在所在的路口紅綠燈最久有200秒,暑假期間離峰時段直接減少50秒鐘。」

台北市10個局處啟動應變措施,目標是讓市民體感減少2°C,包含台北市交工處考量放暑假路上車輛減少,設定全北市740個路口在7、8月期間的早上11時到下午2時,紅綠燈等待時間減少平均21秒。

機車騎士劉先生說:「還OK,因為這等太久了,他還有一個行人專用的要等。」

機車騎士楊小姐則說:「真的很熱,因為天氣比較熱一點,如果說可以縮短的話,這樣可能流量在安排上會比較好。」

環保局也出動灑水車,以回收水執行高溫道路灑水;其餘還有公園處綠地植栽澆灌;社會局獨居長者關懷服務;衛生局及市場處加強攤販集中場所食品安全宣導,降低高溫帶來的潛在危害。

北市環保局氣候科技正楊立如指出,「我們市府從2016年開始,就有建立熱浪預警的機制,在2024年一整年,我們總共啟動了33次,灑水的範圍包含了重要的幹道,像忠孝東西路,總共灑水的里程有2300多公里。」

根據衛福部統計,6月截至29日止,全國已有624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平均每天有20多人熱到進醫院。不只市府花費心力降溫,民眾也務必要小心熱傷害,防中暑。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