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婚姻
-
信仰與身分的衝突,同志基督徒如何立足?【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張原境–一位頂著七彩染髮造型的教會青年,原本,他並不認為同志身分與基督信仰有牴觸。但因為民間婚姻平權法案的倡議與立法院後續展開的修法討論,使得傳統教派的反對聲浪也浮上檯面,讓張原境陷入自我認同與信仰的衝突。他毅然決然離開教會,展開一場追尋自我與信仰的對話。
-
有條件允未成年雙性人動手術 衛福部:有疑義可滾動修正
|社福人權為建置性平友善的就醫環境,衛福部去(2024)年底公告「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有條件准許、執行未成年雙性人之醫療必要手術,不過引發醫界和家長團體擔憂,認為青春期孩子、身心發展未成熟,對於性別認同也尚未釐清,建議衛福部應有配套,不要貿然實施。
-
台劇團首登布拉格藝穗節 精彩表演引當地廣大迴響
|全球布拉格向來以豐富的藝術活動聞名,每年的布拉格藝穗節,更是年度重頭戲。今(2024)年有來自全球15個國家劇團,帶來140多場精彩表演。今年的布拉格藝穗節更是第1次有台灣劇團登台演出,在當地引起廣大迴響。
-
衛福部擬修《人工生殖法》 民團籲與代理孕母脫鉤
|社福人權衛福部著手修正《人工生殖法》,不過其中一個討論面向涉及代理孕母,27個同志、婦女以及助產士等社會團體,今(21)日上午共同連署呼籲,代理孕母議題涉及層面廣,需要更多研議和討論,應該和《人工生殖法》脫鉤處理。
-
殘缺的彩虹 台灣婚姻平權未竟之路
|社福人權春節前,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定案跨國同婚過關,除了台陸同性伴侶外,其他國籍的跨國伴侶均適用《涉民法》第8條規定,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相戀9年台馬伴侶小昕和張斯翔終於如願成婚,但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簡至潔認為,跨國同婚仍有未竟之路,政府不能因兩岸關係緊張,就直接封鎖台陸伴侶結婚之路。
-
古巴新家庭法公投 首度讓人民自決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政策
|全球古巴時間25日舉行歷史性的新家庭法公投,這個被視為古巴革命以來最重要的人權立法,一旦贊成票數過半,就能決定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伴侶收養子女,並允許非商業性代理孕母。
-
「遲到總比未到好」:全球第30國,瑞士同婚法案7月正式上路
|全球2021年9月,瑞士針對同性婚姻合法化舉行了劃時代的公投,並獲64.1%民眾支持,政府因此修改法案,決議今年7月1日起同性伴侶可登記結婚,瑞士也成為全球第30個同婚合法的國家。雖然相較於其他西歐國家,瑞士的同婚合法化來得略晚一些,但許多評論認為「遲到總比未到好」。日前,瑞士也出現了國內第一對結婚的同性伴侶。
-
美國最高法院擬廢墮胎權:下個被翻盤的權利會是什麼?
|全球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本月2日獨家報導指出,依據美國大法官意見書草稿外流內容指出,最高法院擬推翻墮胎合法化的根基「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消息曝光後,眾多民眾走上街頭力挺墮胎權,有學者分析,一旦墮胎權遭廢除,同志婚姻與避孕等公民權利,也可能面臨否決危機。
-
38國際婦女節 5張表了解台灣女力關鍵字【圖解】
|社福人權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不僅為紀念女性取得的成就與貢獻,也是反思性別平權議題的重要時刻。行政院計算,2019年台灣GII數值(註1)為0.045,性別平等程度在163個國家中位居第六名,並在亞洲名列第一。透過以下5組數據帶您關心台灣女性在社會中的處境,我們可能還有哪些進步空間呢?
-
跨國無法同婚,是對方國家問題?「亞洲第一」光環下的缺憾【觀點】
|社福人權台灣同婚法制化迄今將屆滿3年,然而跨國同婚仍欠缺完整配套,台灣公民若想跟來自同婚尚未合法國家的同性伴侶結婚,在實務上將會被戶政事務所拒絕。進到法院審理的跨國同婚案,目前可說是每戰皆捷、全面勝訴。遺憾的是,內政部至今仍堅稱判決都屬個案,不願意更改違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