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
-
海冰流失迫北極熊陸上捕食 體內驗出PFAS污染物
|全球北極暖化加劇,衝擊依賴海冰捕獵的當地居民與野生動物。為研究極地環境對北極熊的影響,挪威極地研究所前往斯瓦爾巴群島採集北極熊的脂肪與血液樣本,結果發現體內含有永久性化學物質PFAS(批法斯),專家認為可能跟海冰減少、北極熊改變覓食方式有關。
-
歐洲盼國防太空自主 挪威瑞典良性競爭打造太空港
|全球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俄烏戰爭威脅,都讓歐洲認真思考提升獨立的國防與太空能力。瑞典跟挪威在靠近北極圈的歐洲最北端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打造可執行衛星發射任務的太空港,希望擺脫對美俄的依賴,確保在太空領域的自主地位。
-
「土耳其鮭魚」成養殖業玫瑰金 卻遭控污染、擠壓捕撈漁業
|全球土耳其因通膨飆升與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局勢陷入高度不穩定,不過,當地有一種產業卻一枝獨秀,那就是有「土耳其鮭魚」之稱的「虹鱒魚」養殖漁業。土耳其的虹鱒魚是在低溫的黑海水域養殖,肉質與口感和鮭魚很相近,主要出口到俄羅斯、越南和日本等國。但這個產業容易污染海水,又會阻礙洄游魚類通行,長期下來恐將改變黑海的海洋生態,因此虹鱒養殖業者也遭受不少嚴重的批評。
-
暖化、禽流感衝擊海鳥生態 挪威蓋海鳥旅館復育
|全球北極海域的海鳥正面臨著生存危機,挪威北部的賞鳥天堂因為暖化魚群減少,部分海鳥已經開始吃莓果充飢。近年來禽流感也造成數萬隻海鷗死亡,有漁民就堆疊巢箱搭建了海鳥旅館,為牠們提供安全的繁殖與生存空間,希望盡快幫助族群復育重生。
-
挪威首發布國家安全戰略 稱俄讓北歐面臨二戰後最大威脅
|全球俄烏戰爭爆發3年多,在「俄羅斯威脅論」之下,讓歐洲國家改變國防思維。除了提升軍備、恢復徵兵,民防也成為重點。與俄羅斯國土相連的挪威,日前首度發布「國家安全戰略」指出,俄羅斯讓北歐面臨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威脅。
-
瑞典駝鹿大遷徙3週不間斷直播登場 觀眾數已成長至9百萬
|文教科技瑞典為期3週的「駝鹿大遷徙」已在當地時間15日登場,完整記錄遷徙過程的直播節目也同步上線。這場直播的觀看數從2019年首播的近百萬,到去(2024)年已成長到900萬。這場遷徙直播的大多數時間都不會有大事發生,但觀眾認為這正是其迷人之處。這股「慢電視」潮流近年來在歐洲越發興盛,挪威甚至曾推出134小時不間斷的海上航程直播。
-
北大西洋鯖魚遭過度捕撈 英《好魚指南》下修食用永續等級
|環境英國新版《好魚指南》近期指出,挪威、英國等國近年對北大西洋的鯖魚過度捕撈,導致鯖魚出現枯竭現象,因此將其永續等級下調,並建議改吃鯡魚與沙丁魚,以維護海洋資源。台灣雖然也有本產鯖魚,但民眾吃在地鯖魚的習慣並不普及,主要還是以進口鯖魚為食用對象,而進口鯖魚中即有高達84%來自挪威。
-
德國光譜號火箭試射18秒墜海 研發者:達成預設目標不算失敗
|全球由德國伊薩爾航太公司研發的光譜號載運火箭,於台灣時間30日晚間6時半左右,從挪威的安島太空中心首度發射升空,不過在升空後18秒火箭就失去平衡,接著墜入太空中心旁的海面爆炸。不過伊薩爾公司指出,整個過程預定達到的目標都有完成,因此首度升空不算是失敗。
-
挪威去年新售汽車近9成電動車 將成首個全面汰除燃油車國家
|全球挪威道路交通資訊委員會2日公布最新統計,2024年售出的新車當中,電動車佔將近9成。挪威將成為全球第1個在新車市場中,幾乎全面汰除燃油車的國家。
-
挪威殺77人犯2度申請假釋 檢方認再犯風險極高駁回
|全球2011年在挪威犯下汽車炸彈與持槍掃射攻擊案,身上揹了77條人命的右派極端分子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獄中服刑13年後,2度向法院申請假釋。但檢方認為他再犯的風險極高,應該予以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