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
-
挽救偏鄉校與台語 宜蘭民代籲設台語實驗學校
|文教科技隨著時代變遷,台語逐漸沒落,宜蘭縣有民代建議在縣內設置台語實驗學校,除了希望能復興台語,也讓偏鄉面臨裁併危機的小學轉型。縣政府表示,當地實驗教育學校已達法定上限,無法再增設;不過有台文博士生建議,如果設立實驗學校有困難,可考慮先開設台語專班。
-
外國生獲我國籍就遭退學 教育部修條文允繼續就學
|文教科技來台就讀的外國學生,如果就學期間取得中華民國籍,就會失去外國學生資格,遭到退學。日前教育部修正「外國學生來台就學辦法」部分條文,只要先前沒有中華民國籍,也不是僑生,並依《國籍法》規定歸化取得國籍,就能繼續在台就學,不必退學。
-
美博士生殺4人被叛終身監禁 動機至今未明
|全球美國愛達荷大學在3年前發生震驚全國的命案,同一處地點有4名大學生遇害;兇嫌週三被判處4個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但他在庭上面對情緒激動的受害者家屬始終面無表情,並且拒絕說明殺人動機。而這一名被告在犯案當時正在進修博士班、鑽研犯罪學,為何會以身試法,引發各界熱議。
-
台MIT博士生AI生成程式 驅動機器人完成多樣任務
|文教科技AI浪潮加速機器人發展速度,麻省理工學院有台灣博士生運用AI深度學習,讓同一款機器人可以快速上手,執行不同任務。另一位在MIT的台灣博士生,靠AI分析飛行軌跡,推出只有硬幣大小的無人機,能夠深入倒塌建築物的縫隙,協助搜救。2位台灣人在波士頓的機器人研究,善用AI備受矚目。
-
川普砍科研經費人才出走 中研院推「菁英博士生入學」
|文教科技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不只開打關稅戰,就連國內科研經費也削減,由於不少台灣學生申請國外學校受阻,中研院針對頂尖人才推出菁英博士生快速入學計畫,給出每月最高可領56000元的獎助金及補助,盼能留住台灣人才。
-
台大「液態華爾滋」提案奪冠 12月將登日本國際太空站實驗
|文教科技2025國際太空站(ISS)零重力實驗提案比賽,台大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蔣雅郁的團隊研發流體操控技術,讓液體在微重力狀態下在彈簧內跳華爾滋,拿下台灣區冠軍。今(2025)年2月更通過日本複選,獲選為最具潛力的11個提案之一,將在今年12月登上日本國際太空站希望號實驗艙(Kibo)進行實驗。
-
川普政府擴大追查國際生 土裔生被控挺巴遭逮並撤簽證
|全球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逮捕國際學生的行動擴大,最新的受害者是麻州塔夫茨大學1位土耳其裔博士生,當局指控她參與支持哈瑪斯的活動,已經取消她的學生簽證;另外哥大1名韓裔女學生,也被指控類似罪名並撤銷綠卡,不過在移民局官員將她逮捕驅逐之前,聯邦法官已經下令不得拘捕。
-
川普威脅對金磚國家關稅制裁 學者:東南亞國家將往中靠攏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金磚國家徵收100%關稅,東南亞國家特別是馬來西亞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學者認為,若美國只對中國徵稅,東南亞可能會繼續從中受益。但如果關稅擴及到東南亞,這些國家可能會加強與中國的關係。馬來西亞是台灣科技業全球布局的重要據點之一,台馬如何在產業合作中把握機會?請看公視國際記者來自馬來西亞的報導。
-
-
第三次針對國會社運 青鳥行動的時代意義
|政治這次國會改革法案,不只引起政治動盪,還引發全台串聯的青鳥行動,5月24日跟5月28日分別有10萬人跟7萬人參與,成為台灣歷史上,繼野百合運動、太陽花運動後,針對國會的第三起大型的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