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強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公館圓環9/13拆除填平地下道 改為正交路口後有何不同?【圖解】
|生活台灣圓環逐一走入歷史,台北市公館圓環也將於9月13日拆除,改為正交路口,公車專用地下道也將同步填平。雖然民間發起守環行動要求暫緩,但台北市長蔣萬安仍重申,在安全考量下,會如期動工拆除。改為正交路口後的行車方式和現今有何不同?未來可能對當地交通帶來哪些影響?圓環真的不好嗎?
-
攔河堰致宜蘭河淤積 農水署補強、地方盼改活動閘門
|地方宜蘭河因為充館圳攔河堰截水,提供給農業使用,導致上游淤積問題嚴重,地方爭取將固定式攔河堰改成活動式的水閘門。不過農水署認為,活動式水閘門興建後,因為宜蘭河斷面長,後續難以維修,最後決定花7000多萬補強攔河堰,被民代批評浪費公帑。
-
學者指核三核島區近恆春斷層 籲重啟應慎思安全性
|生活8月即將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24)日邀集國內地質學者,剖析核三廠重啟的安全問題。學者表示,恆春斷層通過廠區大門內,距離核島區只有一公里遠,加上核島區的地質屬於不穩定的年輕活動岩盤,呼籲慎思核三廠重啟的安全性。台電回應,核三廠如果要重啟,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等3大原則。
-
0403震後善款如何用? 重建之路挑戰重重【獨立特派員】
|地方2024年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光是花蓮倒塌拆除的房屋就有16件。花蓮縣府善款至今收到7.9億元,對比2018年的0206地震27.4億元,兩者差距三倍。凸顯民眾對地方政府善款運用的不信任。強震週年,獨立特派員走訪花蓮受災戶發現,善款不僅不夠用,補貼標準也不盡合理,導致重建家園之路雪上加霜。在在讓人感覺政府形同處理地震災害的生手。
-
0403強震百棟建物待補強重建 1年過去全數未啟動工程
|地方緬甸強震的衝擊影響廣大,台灣2024年的4月3,花蓮也發生規模7.1強烈地震,當地的建物、交通、觀光景點,甚至到民生經濟都嚴重受創,如今1年過去,復原了嗎?今日起,我們將推出系列報導。首先來關心災民的家,強震後花蓮被貼上紅黃單的建物超過百棟,需要弱層補強或是重建,但是到現在1棟都還沒有開始進行工程,有高達2000多戶的災民還是租屋過生活,重建之路的問題出在那裡?
-
交通部要求補強花東快評估內容 公路局建議先銜接崇德-新城段
|生活公路局1月將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送到交通部審查,因造價高、經濟效益低被退件。交通部今(10)日下午大陣仗召開記者會說明,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強調沒退件,會請公路局針對花東快可行性評估,再補強內容。公路局表示建議分段進行,優先考慮崇德到新城路段,因可銜接蘇花安。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會持續爭取花東快,直到興建完成。
-
震後台南、嘉縣勘災總數3965件 內政部:比照0403地震處理
|地方嘉南地區農曆年前地震,造成楠西區災民眾多,至今還有116人暫時安置在楠西綠柏園收容中心,市府積極尋找地點安置災民,一度考慮安置台20線玉井段旁,但受災戶反應距離遠,目前經協調找到南水分署楠西眷屬宿舍以及外空地提供安置點,預估可以安置34戶。內政部則統計,台南市及嘉義縣勘災總數有3965件,紅單有394件、黃單1079件,將比照花蓮0403地震處理。
-
中橫台8線路基掏空春節前搶通 今起單線雙向通行
|生活去(2024)年康芮颱風的超大雨量造成中橫台8線83K路基掏空,交通因此中斷。公路單位歷經兩個多月搶修,今(24)日起到春節期間全天候單線雙向通行,開放中巴和8.5噸以下的車輛通行。梨山地區的農民表示希望趁著在颱風季之前補強,讓梨山產業得以維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