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攔河堰致宜蘭河淤積 農水署補強、地方盼改活動閘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河因為充館圳攔河堰截水,提供給農業使用,導致上游淤積問題嚴重,地方爭取將固定式攔河堰改成活動式的水閘門。不過農水署認為,活動式水閘門興建後,因為宜蘭河斷面長,後續難以維修,最後決定花7000多萬補強攔河堰,被民代批評浪費公帑。

怪手將鋼筋打入河川內施工,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斥資7000多萬元,要針對宜蘭河充館圳攔河堰進行補強工程,因為該攔河堰有破損、滲漏等問題,如果垮掉無法截水,恐影響1000多公頃農田灌溉。 

但攔河堰往下游的出水口不夠寬,導致上游河段淤積嚴重,公部門施作多年的親水護岸都埋在土壤裡,即便一河分署每年都斥資疏濬,問題還是很嚴重。地方爭取希望將攔河堰改建成活動式水閘門或者改建成橡皮壩、倒伏堰,增加河川流動來解決淤積問題。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認為,「那其實最佳的解決方案,其實是做一個活動的壩體,一般我們有2種做法,一種叫倒伏堰,一種就是可以調整那個河川高層的橡皮壩。」

宜蘭縣議員林錫明指出,「本來是我們建議說橡皮壩,太多錢要好幾億沒關係,你做一個大的水閘門,淹大水抽起來後,那些沙子就會流往海裡。」

不過農水署認為,不管是活動式水閘門還是橡皮壩、倒伏堰,都因為宜蘭河斷面較長,興建後會有難以維修等問題,因此只針對現有攔河堰進行補強。有民代批評,補強工程根本無法解決淤積問題,根本是浪費公帑。

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副處長游日發回應,「即使活動式就是機械式的,機械式以後要去維修沒有辦法,因為宜蘭河斷面很長。」

農水署表示,現有攔河堰補強後除能更穩定供給農業用水,也能夠解決上游淤積問題,整個工程預計明(2026)年1月能夠完成。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