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礙
-
桃園人行道普及率遭檢討 養工處:明年底提升至6成
|地方桃園近年新增許多人行道和通學步道,普及率仍未達6成被審計處點名檢討,養護工程處表示,去(2024)年已斥2億元改善35條道路,預計明年底提升至60%。
-
台南人行道鋪面不平 身障者從輪椅摔倒擦傷
|地方台南日前有身障團體因人行道鋪面不平、連人帶車摔倒受傷,對此台南市工務局回應,當天已緊急請廠商修復,同時也會對台南市的人行道做檢修,保障身障團體的用路權。
-
「創業出頭天」聽障創業克服萬難 實踐夢想找回自信
|社福人權創業不易,對聾人和聽障朋友更是挑戰。今天開始我們將一連五天,推出《創業出頭天》系列報導,拜訪不同的聾人及聽障創業者,看他們如何用雙手實現夢想。首先要介紹的是熱愛咖啡的周正中,原本因為聽障,對自己沒有自信,選擇當廚師,盡量避開與人群的溝通。沒想到接觸到咖啡後,打開了新世界,不但拿下PCA專業拉花競技台灣總決賽冠軍,更成為台灣首位LAGS義大利米蘭世界拉花金牌。他認為人生一定要找到一件熱愛的事,全心投入。
-
日推有聲選舉公報及讀書會 助身心障礙者理解政見
|全球日本希望有更多人參與選舉,但是對包括身心障礙人士在內的一些特殊民眾而言,投票是相當困難的任務。因此,政府特別針對視障者推出把文字轉換為語音的有聲公報;也有社福機構開設課程,向智能障礙人士講解基本的選舉概念,帶他們實際演練如何投票。
-
澳瓶鼻海豚用海綿狩獵防受傷 也學會適應聲納障礙
|全球海豚的聰明超乎想像,科學家多年前就發現,澳洲鯊魚灣海洋保護區的瓶鼻海豚,會撿拾海綿當作嘴巴前端的保護套,翻找海底砂石之間的沉積物,把躲藏其中的魚給趕出來再捕抓,也因為有海綿的保護就不容易受傷。最新研究更發現,使用海綿會妨礙海豚重要的聲納探測系統,但牠們也學會克服障礙,讓科學家們很佩服。
-
車阻影響身障者通行 民團籲訂無障礙設施標準
|生活監察院日前對於新北市河濱公園設置P型車阻、影響身障者通行權益,通過糾正新北市府。身心障礙民團今(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障權法」主管機關衛福部,應召開會議、協調各場域主管機關,訂定統一的無障礙設施標準,改善無障礙生活環境。
-
不滿北市助理服務沐浴改擦澡 身障團體籲衛福部修法保障尊嚴
|社福人權多個身障團體日前召開記者會,批評台北市自立生活服務申請困難,而且違反人權。沒想到3天後台北市逕自宣布,原本個人助理服務表單中的「沐浴清潔」項目,將從7月1日開始取消,改用「清潔盥洗、擦澡」選項來取代,變成模糊不清的「擦澡、清潔」服務,也引發身障團體不滿。
-
盼接住「神經多樣性」青少年 醫界籲正名、推生活導師制
|社福人權少子化下兒少心理健康更受關注,歐美、日本先進國家都將好發於青少年的情緒障礙症狀改稱「神經多樣性」,正名後學童、青少年可免於被貼上標籤,也讓家長更能夠積極陪同孩童接治療。醫界更倡議可師法生活導師制度,接界醫療與學校端,接住孩子的情緒。
-
視障者連領錢都難 金融服務仍未平權
|社福人權台灣平均每十萬成年人就擁有17家銀行服務,高於全球平均15.9家,金融服務取得相對便利。但對視障者來說,不僅不便利,還障礙重重。全台無障礙語音功能ATM占比僅22%,銀行APP也不一定有無障礙版本,就連身心障礙者每人平均保單也只有0.2張。處處受限的金融服務,更可能因為視障者看不見而聽信於壞人,被暴露在詐騙風險中。金融服務的無障礙法規應該跟上建築物的無障礙法規,或者至少要從公股銀行做起,達到金融服務平權。
-
視障、年老又獨居 生活風險遽增
|社福人權在台灣,有一群人年老、獨居又是視障者的多重障礙族群,因為看不見導致生活風險較一般人還要高。但是從政府組織到民間社福團體大部分是以單一需要或單一族群為服務單位,讓獨居視障老人得到合理的照顧需要跨單位整合資源。然而,台灣長照資源從經費到人力都吃緊。政府正在規劃長照3.0,需要正視與日俱增的多重障礙族群的需要,才能更合理將資源分配到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