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
-
哈伯太空望遠鏡升空滿35年 多次紀錄珍貴影像
|哈伯太空望遠鏡升空超過35年,儘管近年來陸續有更新、帶著更先進科技的太空望遠鏡在太空和地面觀測浩瀚的宇宙,但哈伯望遠鏡在科學家與天文迷心中,早就確立了無可取代的地位。也因此,哈伯望遠鏡服役的年限,至少還要再延長到2030年或更久。
-
科學家分析K2-18b行星 發現2氣體推測存在微生物
|全球宇宙中是否有像地球一樣具有生命的行星,始終是人類探索外太空的主要目的。科學家近期分析韋伯太空望遠鏡回傳的影像,發現距離地球124光年以外的一顆行星K2-18b,極可能擁有像地球的大氣成分,這些成分只存在於海洋浮游生物和細菌內,這被視為外星球存在著生命跡象的有力證據。
-
北冕座白矮星將睽違80年爆發 天文學界關注「殭屍星復活 」奇景
|全球北冕座當中的1顆白矮星,也就是被戲稱為「殭屍星」的死掉恆星,目前已接近每80年爆發一次的時間,因此包括費米伽馬射線望遠鏡、韋伯望遠鏡等太空觀測工具都待命,偵測這場號稱「一輩子只能看到一次」的天文奇景。
-
研究冥王星最大衛星「冥衛一」 科學家發現二氧化碳與過氧化氫
|全球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科學家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近紅外線儀器,發現冥王星的最大衛星「冥衛一」,地表除了結冰的水分,還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與過氧化氫,也就是俗稱雙氧水的物質。這將有助於進一步了解,太陽系邊緣的天體形成的過程。
-
太陽系外現「超級木星」 韋伯望遠鏡首捕捉蹤影
|全球尋找太陽系以外其他星系當中的行星,一直是天文學家相當有興趣的領域。但直到2023年,藉著韋伯太空望遠鏡,才首度直接拍攝到一顆行星,然後又經過幾個月的驗證,在日前才首度公開發表。這顆行星位在南半球才看得到的印地安座,距離地球約11.8光年,由於太陽系最大的木星,質量只有它的六分之一,因此這顆行星被通稱為「超級木星」。
-
韋伯望遠鏡發現已知最古老星系 可追溯至135億年前
|全球韋伯望遠鏡發現一個目前已知最早的星系,在宇宙大爆炸後約2億9000萬年時就存在。由於這個星系比原先預測的更明亮、質量更大,科學家認為宇宙早期星系的成長速度可能比預期的更快。
-
一週大事/總統大選藍白合陷僵局 韋伯望遠鏡星體紀錄片(2023.10.30-11.5)
|全球《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總統大選藍白合陷僵局、韋伯望遠鏡星體影像發行紀錄片、黎巴嫩真主黨加入以哈戰局、駕駛輔助系統頻釀車禍、駕駛人抗議交通違規記點新制、軍公教月退金與公股銀行薪水調升。
-
一週大事/總統大選藍白合陷僵局 韋伯望遠鏡星體紀錄片(2023.10.30-11.5)
|全球《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總統大選藍白合陷僵局、韋伯望遠鏡星體影像發行紀錄片、黎巴嫩真主黨加入以哈戰局、駕駛輔助系統頻釀車禍、駕駛人抗議交通違規記點新制、軍公教月退金與公股銀行薪水調升。
-
IMAX紀錄片《Deep Sky》 重現韋伯望遠鏡宇宙景象
|全球韋伯太空望遠鏡陸續回傳宇宙深處的高解析星體照片讓人嘆為觀止,同時也幫助了科學家揭開更多宇宙的奧秘。繼Netflix推出的韋伯紀錄片之後,IMAX公司也使用韋伯拍攝的星體影像製作成紀錄片,讓觀眾透過大銀幕的沉浸式體驗,回顧韋伯對星際探索的貢獻。
-
IMAX紀錄片《Deep Sky》 重現韋伯望遠鏡宇宙景象
|全球韋伯太空望遠鏡陸續回傳宇宙深處的高解析星體照片讓人嘆為觀止,同時也幫助了科學家揭開更多宇宙的奧秘。繼Netflix推出的韋伯紀錄片之後,IMAX公司也使用韋伯拍攝的星體影像製作成紀錄片,讓觀眾透過大銀幕的沉浸式體驗,回顧韋伯對星際探索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