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
-
總統賴清德宣布諾貝爾計畫 盼未來30年增3台灣得主
|文教科技2025年總統科學獎2位得主,生命科學組的梁賡義院士、與工程科學組的葉均蔚院士,上午在總統府接受總統賴清德頒獎表彰。賴總統致詞時也宣示,以科研策略希望未來30年水到渠成,讓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大領域,至少增加3名台灣諾貝爾獎得主。
-
中國涉跨海施壓英國大學 學者控遭校方禁研究新疆強迫勞動
|全球一名任教於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的教授墨菲,今(2025)年2月時遭校方施壓,要求停止關於新疆強迫勞動的人權研究,墨菲隨即提告指控校方未能保護學術自由。BBC報導指出,中國去(2024)年就已施壓,迫使校方停止發表墨菲團隊研究成果,該校內部文件則顯示,試圖藉此換取招攬中國留學生機會。雪菲爾哈倫大學已在10月向墨菲道歉,並解除其研究禁令。
-
立委籲教育部校園禁抖音 鄭英耀:學術網路已隔離
|中國社群平台的抖音、國際版TikTok及小紅書也有台灣青少年使用,有立委呼籲教育部研擬禁用在教學或加強管理。有高中老師指出,若學校管理手機加上學校網路限制,看不到這些內容,但若教學禁用,因同影音會在不同平台出現,又該如何規範?
-
英智庫揭中國施壓留學生 監控師生談論敏感議題
|全球英國智庫UKCT「英中透明組織」在日前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在英國院校念書的中國留學生,受到中國政府施壓,被迫去監控同學的言行,這顯示出中國政府正在壓制其他國家,談論與中國有關的敏感議題。部分中國留學生曾經向教授坦承,有時還會在返回中國後,遭到官員約談。
-
授權中國廠商審查學術文章挨告 華藝論文庫與學者和解
|生活華藝資料庫2020年底授權中國廠商審查台灣的學術文章,國家被改成台灣、國立被消失,當時受影響的學者眾多,在立委范雲協助下,有4位學者、共3篇文章一起向華藝提出訴訟,歷經4年多官司雙方達成和解,華藝公司正式公開致歉並給付15萬元,由學者捐作公益用途。
-
元智與美伊利諾理工學院合作 簽署MOU推雙聯學位與交換
|文教科技鼓勵學生走出台灣,拓展國際視野,元智大學2023年起啟動「千人出國計畫」,校方今(30)日再和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正式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共推雙聯學位和交換計畫。
-
中國台辦指示國企供台生實習 私校工會:學校不會協助宣傳
|兩岸中共統戰手法多變,為了攏絡台灣年輕人,2016年就推出「銀鷹計畫」,今(2025)年更由中國國台辦動員數10家中國國企,提供台灣大學生暑期實習機會,除了食宿全包之外,每人每天補貼100元人民幣。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表示,過去幾年確實有聽過「銀鷹計畫」,不過近年來兩岸關係緊張,學術交流幾乎全斷,基本上不會有學校協助宣傳學生到中國實習。
-
健保資料庫退出權上路 民眾如何申請?審議中修法版本有何差異?
|生活「健保資料庫退出權」已於今(2025)年8月12日上路,賦予民眾退出健保資料庫的權利,可藉此拒絕學術或醫療機構使用自己的資料進行相關研究。民眾該如何退出健保資料庫?有不允許退出的情況嗎?目前提案的修法版本又有何差異?
-
台東大學獲贈500萬資安軟體 維護校園學術網路安全
|文教科技數發部統計,政府網路平均每天被攻擊240多萬次,行政院8日通過「第7期國家資通安全發展方案」,推動全社會資安防禦,利用AI主動防禦機制追蹤駭客入侵機關的軌跡。9日上午數發部長黃彥男到台東大學資訊管理研討會演講,說明國家資通安全要公私協力,轉向AI主動偵測才能預測可能的攻擊進行預防,未來也會從高中就培養AI人才投入資安工作。
-
反對川普干涉學術自由 美國多所大學師生發起抗議
|全球為了對抗川普政府干涉學術自由,美國民間發起「別插手高等教育」的全國抗爭,從東岸的紐約到西岸的柏克萊都有學生和民眾聚集示威,但川普週四(17日)繼續拿哈佛開刀,稱哈佛是一個恥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