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
美俄核武管控條約將到期 蒲亭提議再延長1年
|全球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22日表示,如果美國同意,俄方願意把2010年所簽署的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再延長1年。美國白宮表示「聽起來不錯」,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親自回應此事。
-
三重滅門案成國民法官首起判死案件 判決門檻為何?
|社會新北三重滅門案殺害岳母、妻子和繼子的男子張泓毅,昨(16)日一審遭國民法官判處3個死刑,是國民法官制度2023年上路以來,首件做出死刑判決的案件。國民法官判處死刑門檻為何?與一般合議庭有何差別?什麼罪最重可判死刑?
-
柯文哲同意7千萬元交保 民眾黨支持者集結北檢
|全球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上週五被裁定交保,但他當時說要再深思,經過了一個週末,今(8)日上午同意交保,他的妻子陳佩琪立刻出門進行辦保手續,也簡短提及先生需要比較安全平靜的環境去面對自己的官司。柯媽則備好火爐,也透露柯文哲將祭拜父親,但提到兒子遭遇,她一度不捨落淚。而民眾黨發起動員,下午1時集結北檢。另外,北檢截至目前,都還在研議是否提抗告。
-
核三重啟公投未通過 同意票催票率南投33%最高、金門11%最低【圖解】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開票結果出爐,最終同意票共434萬票,未通過門檻。此次投票權人數逾2千萬,整體投票率約29.53%,為全國公投案史上第三低,但同意票數仍高於2021年「重啟核四」的380萬票。全國縣市中,同意票催票率有3縣市逾25%,以南投縣33%最高。核三所在地恆春鎮的同意票雖比不同意票多出5成,但催票率僅16.42%。
-
核三重紡公投案開票中 同意大大領先無同意
|核三重啟公投下午四點截止票,目前持續開票中。稍早在「六點五十分」的計票,「同意票」雖然比「不同意票」多很多,可是恐怕很難達到通過門檻、是500萬0523票」,咱國內核電廠的歷史,會當對1960年代講起,今仔日的主角核三廠,是民國73年、74年正式商轉的。營運40年發電累計超過、5700億度電。毋過也捌發生放射性廢水洩露、失電的事件。來看核三廠這40年來的經歷。 [[畫面來源:台影新聞史料in]
-
核三營運40年發電逾5700億度 曾發生爐心冷卻功能喪失事故
|政治回顧1960年代經濟發展,國內陸續興建3座核電廠,核三在1984年及1985年正式商轉,使用與核一、核二不同的壓水式反應爐;核三營運過程,也曾發生放射性廢水外洩、失去外電的全黑事件,但發電累計超過5700億度電,它是三座核電廠中,唯一一座在除役停機後,可將燃料棒移出爐心兩部機組。
-
史上最大罷免全未過關 選後政局如何變化?
|政治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今(23)日落幕,包含823投票的7名立委罷免案在內,31件國民黨立委及1件新竹市長罷免案皆未過關。學者認為,726投票確實對第2波罷免產生連鎖效應,而「完封」結果可能敲響民進黨的警鐘,也使藍白合更穩固。不過學者也強調,即使罷免浪潮並未改變立法院結構,仍有其歷史意義。
-
7遭罷藍委全數守住立委席次 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未達25%門檻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與新北、新竹縣、台中、南投等縣市共7席區域立委罷免案,今(23)日晚間8時已全數開票完畢,7件藍委罷免案與核三重啟公投皆未通過。根據中選會資訊,核三重啟公投雖未達到25%過關門檻,但共獲得超過434萬張同意票,比不同意票還多出近283萬票。而本次公投整體投票率僅29.53%,是台灣歷年全國性公投案中第3低。
-
選前近2千公視讀者分享公投立場 過半數不同意核三重啟
|政治第21案核三重啟公投於23日下午4時結束投票,公視新聞實驗室選前以「台灣公咪」互動網頁、供讀者表達對本次公投的想法,共有1984位讀者使用並分享至各自社群平台,其中52.4%讀者不同意本次公投題目。不過此結果來自網路自發參與,並非隨機抽樣調查,僅做為中選會開票結果以外的網路觀察。
-
投票倒數韓國瑜領軍藍委催票 罷團也力拚最後衝刺
|政治第二波立委罷免案明(23)日投開票,立法院長韓國瑜今(22)日率領國民黨全體立委,呼籲選民投下不同意罷免,台北市長蔣萬安以及南投縣長許淑華,也分別在台中和南投為黨內立委助陣;罷團也全力衝刺,今晚還要辦選前之夜,希望催出更多同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