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鐵道發展的三貂嶺曾經繁華,以往被稱為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這個位於北台灣、典型的非都會區域,平時僅20多人在此生活,似乎是個快要被遺忘的小鎮,其實有好幾股新的活力正在升起。美麗純樸的小鎮迎接著新舊住民交織的火花,也面臨著發展觀光帶來的種種挑戰。
台南北區縣城隍廟上個月25日大駕出巡,行經林百貨前路口時遭巡邏員警驅趕,並以警車擴音器對廟方喊話,表示廟方沒有申請路權,不要假借神明名義怪力亂神。此番言論也引來民俗研究者、宮廟人士的關注,認為沒有尊重在地民俗文化,但也有民眾認為廟方沒申請路權理虧在先,正反意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
全台最後一位文面國寶林智妹,18日在花蓮家中病逝,享耆壽101歲。文化部長李永得指示文資局,全力協助家屬治喪,也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有文史工作者感佩林智妹,活出了充實生命的價值觀,也談到這已經是最後一次送別文面耆老,是歷史任務的結束。
宜蘭市宜科路因為位在宜蘭科學園區內而得名,但根據文史工作者考證,這條路過去是二次世界大戰南機場的飛行跑道,俗稱南機場,為日治時期日本「神風特攻隊」戰機的暫停站,園區可見許多二戰留下來的軍事設施,為讓民眾更加認識這段歷史,有文史工作者發起連署,盼將宜科路更名為南機場路,目前已獲得約300份連署,預計6月底送縣府請願。
台中霧峰的光復新村,近年陸續規劃成青創基地。不過文史團體認為,光復新村目前是以區塊性的規劃發展,缺乏整體願景,希望以故事館的方式凸顯文化意義。
曾在1976年前往南極捕磷蝦的「海功號」,1999年上岸,在基隆八斗子漁港展示,因為船體老舊,造成公共安全問題,去年底進行拆除。不過文化工作者卻中途喊停,希望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予以保存。其實在台灣,部份具有歷史意義的船艦,也期待能得到文資身分,由政府編列預算維護。不過也有像在台南安平退役的「德陽艦」,開放民眾登艦參觀,以門票收入自負盈虧。
新竹霞喀羅古道日前發生有網紅組團淨山時,將日治及戰後時期遺留的酒瓶古物,當成一般垃圾丟棄的烏龍事件。而日前在高雄茂林的國定考古遺址「萬山岩雕」,也發生有登山團集體圍蹲在有岩雕的石頭上合照,引起議論。這也讓山岳攝影師及原住民立委感嘆,國人對山林生態及文資保存的素養,還有待教育加強。
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長期以來深耕地方,這次更和在地文史團體合作,花了半年的時間培養聾人導覽員,用手語帶民眾走進斗六舊城區。11月的兩場導覽一推出就馬上額滿。明年也預計推出定點手語導覽服務。
彰化市公所是全台唯一由公家代管廟宇的政府機關,目前所轄有15座宮廟,也有不少文化和歷史價值的文物。過去經常傳出失竊,彰化市公所表示,將先針對其中的8座廟宇、230件文物,進行為期兩年的文物普查,進行文資身分建檔,將有助於文物價值以及背景的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