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對決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學界大串連表態不同意三接遷離,還共同簽署聲明,認為三接工程對於大潭藻礁的影響實屬輕微,呼籲讓科學證據說話。與此同時,另一方同意三接遷離的學者們則疾呼,從海岸工程管理及地質生態方面出發,批評外推方案是將大潭藻礁推向不可知的未來。
公投對決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學界大串連,包括生態、地質、水工、能源等各專業領域,都有學者站出來表態不同意三接遷離,還共同簽署聲明,認為三接工程對於大潭藻礁的影響實屬輕微,呼籲讓科學證據說話。
公投進入最後倒數,國民兩黨各地宣講,尋求民意支持。今天一早,多名學者包括前環保署長魏國彥等人,聯合召開記者會,從海岸工程管理及地質生態方面出發,呼籲民眾12月18日投下同意票。
Kuomintang Legislator Lee De-wei and the leader of the Cherish Algal Reefs Referendum Group Pan Chong-cheng, conducted an inspection. They discovered there was concrete covering algal reefs, and the l
第四場公投說明會,第20案藻礁公投,正反方代表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及行政院政務顧問謝志誠。劉月梅訴求生態永續,強調不應該要求藻礁搬家,三接將破壞豐富生態;謝志誠則以兒童繪本水雉的浮葉舉例,認為三接與高鐵都是共存方案。
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的第20案「藻礁公投」,從一個地區性的生態議題,躍升全國能源政策的論辯,歷經環評通過、大勢底定,民間發起公投則從無人聞問,到獲得政黨奧援,逼使政府提出新的工程方案,卻又反造成倡議團體的內部分歧——藻礁公投充滿戲劇轉折的過程,讓結局更加難料。在多次的方案變化之後,或許大家都忘了:「藻礁」與「三接」之爭,到底是怎麼開始的?
President Tsai Ing-wen went to Taoyuan to inspect Guanxin and Datan algal reefs and the Datan Power Plant, emphasizing that the government's plan is a win-win approach.President Tsai Ing-wen went to G
面對總統蔡英文視察大潭藻礁,藻礁公投聯盟也舉行記者會,批評蔡總統只是把關心藻礁「拿來說嘴」,也認為政府及官員公然違反行政中立,對公投不公平。
藻礁公投案涉及三接內容,也引發生態與能源問題高度討論。總統蔡英文今(25)日前往桃園視察觀新藻礁、大潭藻礁生態及大潭電廠,強調政府方案就是雙贏做法。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邀集海委會、經濟部、環保署等單位,對於大潭藻礁的保育和相關議題,進行專案報告。而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也受邀出席,經濟部則是再次為政策辯護,說明三接開發案,具有「環境公益」,但潘忠政認為,如果要對國家有利,應該是立刻停工,以免公投過關之後,造成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