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
-
巴西提全球氣候行動決議草案 刪化石燃料退場路徑引議
|全球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原定當地時間21日結束,不過,主辦國巴西提出的全球氣候行動決議草案的談判文本中,把汰除化石燃料的路徑拿掉,引發不少團體跟國家抗議。
-
巴西亞馬遜雨林生態受創 昔淘金城變汞污染湖
|全球聯合國氣候會議COP30正在巴西亞馬遜雨林城市貝倫舉行,外界焦點除了減碳與氣候承諾,更關注亞馬遜雨林長年面臨的採礦、污染與濫伐問題。這片被稱為「地球之肺」的雨林雖然能大量吸收溫室氣體,但人為的破壞已經讓生態逐漸走向臨界點。當地上世紀因淘金而興盛的城市,如今只留下嚴重污染的湖泊,都在提醒我們開發要付出的沉重代價。
-
COP30巴西開幕遭示威 原民團體抗議雨林不當開發
|全球全球氣候峰會COP30本週已經在巴西開幕,不過才第1週就爆發示威衝突事件,有原住民團體不滿這次會議並沒有納入他們的聲音,因此衝破門禁,試圖闖進會場。不過,巴西警方很快就把他們請出去。
-
亞馬遜「飛河」水氣減弱 科學家:雨林乾旱恐草原化
|環境亞馬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能調節南美洲氣候。雨林樹木蒸散形成的水氣流「飛河」把水氣送往內陸,但隨著砍伐與氣候變遷導致飛河水氣減弱、亞馬遜乾旱惡化,不僅生態受衝擊,也威脅農業和水力發電。
-
「全球臨界點報告」出爐 揭生態系統處崩潰邊緣
|全球最近有一份由科學家和環保人士所撰寫的「全球臨界點報告」出爐,顯示地球已經達到一個災難性臨界點,和溫室氣體排放有關,地球正瀕臨關鍵生態系統崩潰的邊緣,包括亞馬遜雨林枯萎退化,主要洋流系統的崩潰,讓海水暖化也造成了珊瑚礁正在面臨長期衰退情況。
-
科學家培育抗暖化珊瑚礁 盼生態系統永續
|全球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暖化,各地的海洋過去幾年溫度不斷升高,珊瑚在高溫海水壓力下大量死亡白化,已蔓延到全球84%的珊瑚礁。科學家正積極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能對抗暖化環境的珊瑚礁,不要讓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從地球上消失。
-
「生物質號」衛星升空 3D測繪森林記錄碳儲存量
|全球歐洲太空總署日前發射1枚新的地球觀測衛星「生物質號」,它的特殊雷達能穿透濃密的樹冠,掃描地球上每一片森林,記錄碳儲存量與森林結構,為氣候變遷提供關鍵的科學數據。
-
亞馬遜婦女整合巴西莓生產模式 提高產量助生計
|全球產地在亞馬遜雨林的巴西莓,是巴西當地人的主要食物來源,還可以做成化妝品或是保健食品等商品販賣。當地的一名婦女號召包括自己姐妹在內共12名女性,將採摘巴西莓的工作變成有系統的生產模式,不僅讓產量從50%提高到60%,也為她們賺到更多家用改善生活。
-
巴西亞馬遜雨林原始部落男子 罕見現身河畔社區與外人互動
|全球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涵蓋約60%的亞馬遜流域,深藏其中的除了豐富且多樣性的植物和生物,更有數百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上週1名隱居在亞馬遜雨林深處的年輕部落男子,突然現身一處河畔社區與外人互動,由於太過罕見,整個過程被人用手機拍攝下來。
-
拜登訪亞馬遜雨林簽署保育文件 美國現任總統首例
|全球就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發出將在氣候政策上有所轉變之際,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17日在前往里約出席20國集團G20峰會途中,先到亞馬遜雨林並簽署保育文件,成為史上首位造訪此地的美國總統。於此同時,G20將於18日在巴西里約登場,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Antonio Guterres)呼籲領導人們為目前仍在進行的氣候峰會達成的協議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