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
-
兆豐銀行部分ATM設AI臉部辨識 口罩遮臉、邊講電話將發聲警示
|生活詐騙集團常使用自動櫃員機ATM作為犯罪工具,現在兆豐銀行為了防止ATM成為防詐破口,把部分ATM導入AI臉部遮蔽辨識技術,提升ATM安全機制。只要你在使用ATM時,出現配戴口罩、安全帽遮住臉部五官、以及使用手機通話等可疑行為,在系統辨識後,ATM就會發出警示聲音,希望可以即時阻斷可能的詐騙行為。對這樣的警示,民眾則有不同看法。
-
台南20處ATM加裝辨識系統 語音警示脫口罩提款嚇阻車手
|地方為防範詐騙集團利用ATM提領贓款,台南市政府在轄區20處熱點加裝口罩ATM辨識系統,要求民眾在提款時暫時脫下口罩與安全帽露出全臉,並透過語音警示提醒當事人及周遭民眾。
-
孩子因口罩髒不願戴遭師打臉 家長不滿國小處置提告
|社會南投草屯某國小有家長指控,就讀5年級的孩子(2025)年初因為口罩掉在地上髒了不願意戴上,遭到黃姓代課老師以紙棍抽打臉部,造成臉頰紅腫挫傷。事後校方登門致歉,家長要求代課老師必須公開道歉未果,決定提告。縣府則說,已要求學校依法定程序來處理。
-
ATM領錢須脫口罩、安全帽 台南防詐新制擬5月上路
|地方警政署統計,2025年1月到3月,民眾受騙金額超過225億元;檢調統計數字也顯示,1個月內被查獲的詐騙相關嫌犯4500多名,其中將近3000名是車手。防堵車手取款,台南市研考會祭出AI人臉辨識系統,下個月起民眾到提款機領錢,沒卸下安全帽或口罩就會啟動警鈴聲,將從車手常出沒的提款機熱點裝起;台南市更想進一步建議中央修法,不脫下口罩、安全帽領款,機器可直接回收卡片。
-
港男著抗爭標語上衣、口罩遭捕 成香港法23條首個定罪案例
|兩岸香港1名穿著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T恤,戴著反送中抗爭口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英文縮寫口罩的男子,今(2024)年6月現身在港鐵站附近而遭逮捕。根據路透社報導,這名男子今(16)日承認違《香港基本法》23條的煽動意圖罪,成為「23條」立法後,被定罪的第一人,香港法院預計在19日宣判。
-
林士傑槍殺案已鎖定嫌犯 警研判歹徒尚未出境
|社會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8日遭槍殺,專案小組從第2輛遭硫酸破壞的車內尋獲1個口罩,比對出1名有重大刑案前科的男子,目前正在全力追查這名特定對象中。由於槍手犯案後製造多個斷點,最後出現地點在屏東與高雄交界處,警方研判歹徒並未偷渡出境,不排除有其他共犯,持續追查中。
-
林士傑槍擊案重大突破 口罩採集到跡證鎖定1前科男
|社會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遭槍殺案目前傳出重大突破,台南市刑大從其中1個口罩採集到細微生物跡證,比對出1名特定對象,正循線追人,海巡署也加強戒備。
-
從開發到被拒絕的口罩回收之路 揭櫫環保理念為何仍難行?
|環境在2050淨零排放的願景下,「把產品做得更環保」似乎已成為了全球趨勢。擔憂一次性口罩有朝一日也會因不環保而遭淘汰的陳勇志,著手開發可回收的單一材質口罩,想不到不只在開發上遇到難關,就連想推行、建置回收系統都碰壁。
-
疫後口罩年產量仍近22億片 創新口罩回收讓公衛與環保不再是兩難?
|環境由於COVID-19全球大流行,一次性口罩成了重要防疫工具,即便疫情趨緩,民眾出門已經習慣戴上口罩。但這些一次性口罩其實富含塑膠粒,2年下來全球使用了3萬960億個,成為新的污染來源。口罩有可能回收嗎?台灣現在給了全世界一個肯定的答案:以單一材質製成的口罩,可以再利用14次。
-
公托戴口罩釀11月嬰窒息喪命 疾管署:已無強制要求
|社福人權新北1家公托中心,遭到家長指控強制祭出口罩令。1名11個月大男嬰,受不了戴口罩開始哭泣後,疑似眼淚與鼻水浸濕口罩,黏住口鼻造成窒息。當事男嬰家屬放棄急救,也質疑公托中心疏於照顧,今(24)日對主任及照護員等3人提告過失致死。而公托負責人表示,是基於保護孩子健康才會祭出口罩措施。新北社會局則強調,若查有違法情事,將依法裁處。疾管署則回應,這次要求戴口罩是托嬰中心自行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