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
-
美對中禁令影響、供貨輝達恐延 三星Q2獲利較去年減56%
|全球南韓三星電子受到美國限制對中國出口高階AI晶片的影響,以及供貨高頻寬記憶體給輝達的計畫延遲,第2季初估獲利比去(2024)年同期大減56%。而另一家大企業Tesla電動車,則是因為馬斯克(Elon Musk)宣布成立新政黨,引發投資人疑慮,Tesla股價7日重摔7%。
-
傳美國欲撤晶片商 佇中國使用技術的豁免權
|有外國媒體指出,美國商務部拍算欲取消三星電子、台積電等等全球主要的半導體製造商,佇咧中國使用美國技術,而且設備出口免逐擺申請許可的權利,業界煩惱這个政策,會予美中貿易關係愈來愈緊張。(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外媒指美擬撤在中技術豁免權 台積電、三星等晶片商入列
|產經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美國官員告知,正在研擬撤銷全球主要半導體製造商,包含三星電子、SK 海力士及台積電等企業,在中國使用美國技術的豁免權。業界擔心,這個政策對廠商在中國的營運造成衝擊,並加劇美中貿易緊張關係。
-
明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估成長15% 川普政策是否影響台積電引關注
|產經即將迎接2025年,有國際數據資訊公司預測明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專家預期明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成長15%,尤其和AI相關的先進製程半導體產值將成長30%;不過有專家認為全球化持續倒退,美國準總統川普如果拿關稅和補貼當籌碼,台積電和台灣的關係是否走遠,要持續密切觀察。
-
南韓科技重點研發PIM晶片 鑽研量子技術提升電腦演算力
|全球在亞洲國家中,與台灣科技業重疊競爭的就是南韓。面對近來AI興起,電腦裝置得負荷更複雜的運算,南韓現在把重心放在研發整合記憶體與處理器的PIM晶片,同時還鑽研更艱深的量子技術,希望實現傳統電腦無法達成的演算能力。
-
台積電落腳歐最大半導體聚落 設廠德國德勒斯登明動土
|全球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設廠,將在8月20日週二舉行動土儀式,預計2027年開始量產晶片。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將率領高層主管到場,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也將親自出席並發表演說,顯示對這次設廠的高度重視。德勒斯登聚集眾多半導體大廠,因此又被稱為「薩克森矽谷」;加上德勒斯登具備地理位置優勢,因此被視為適合建廠的城市。
-
台灣研發雙模式二維電子元件 有助簡化半導體製程
|文教科技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當中佔據領先地位,但相關發展同樣面臨成本、製程等各種挑戰。清大和中興大學組成團隊,成功研發出雙模式二維電子元件,可以突破傳統矽晶圓的物理限制,為半導體製程簡化以及AI發展應用,開啟新方向。
-
記憶體大廠美光台中四廠啟用 估10年在台創數百工作機會
|產經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公司(Micron),今(6)日在台中舉行四廠開幕典禮,總裁暨執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親自來台出席,並且指出,迎接AI人工智慧世代,記憶體將會扮演關鍵角色,並說到在台灣的在地營運投資,未來10年內會創造幾百個工作機會。
-
中企「長江存儲」涉來台挖角 檢依違反《兩岸條例》偵辦
|兩岸中國記憶體巨頭「長江存儲科技」遭台灣檢方發現,包含長江存儲在內等3家中企,涉嫌未經許可,找人頭在台從事業務,並招募高階工程師。檢方發動搜索,約談3人到案,全案朝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偵辦。
-
中國封殺美光產品稱資安隱患 美方態度成台韓廠受惠關鍵
|產經美中晶片科技戰再升溫,中國官方宣布美國美光產品存在較嚴重網路安全隱患,宣布境內業者應該停止採購美光產品。外界認為可能出現轉單效益,不排除韓國、台灣記憶體廠可能受惠。不過學者分析,能不能吃下美光訂單,還是要看美方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