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家戶廚餘不得再利用 業界食品廢棄物半數製成飼料
香噴噴的炒米粉上桌,位在東京的道地台灣菜餐廳,老闆雖然是台灣人,但經營上必須遵守日本規定。在台灣爆發非洲豬瘟後,廚餘回收議題受關注,以這家餐廳來說,料理用剩餘的、客人吃剩的通通都要倒掉銷毀。
公視國際記者施勗皓指出,「日本的餐廳餐飲業,大多會請特定的業者來回收廚餘,像這樣子中小規模的餐廳,是不可能把廚餘拿來回收再利用。」
東京餐廳業者張家蓉表示,「負擔是一定會有,但是我覺得基於安全的考量,我覺得是值得的。」
像這樣的小餐廳或是一般家庭的廚餘,在日本屬於一般廢棄物,無法再利用。但大型連鎖餐廳、飯店和食品製造業,產生的大量食品殘渣,衍生廢棄處理問題。因此日本2001年起,施行食品回收法,開始推動部分產業的食品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農林水產省粗飼料對策班橫沼光治郎指出,「家庭在煮菜時的殘渣或吃不完的食物,根據農林水產省的規範,是不得提供給豬等家畜吃。」
農林水產省食品浪費刪減回收班速見基弘表示,「外食產業還有食品製造業產生的食品廢棄物,有些被利用在飼料上,或是做成肥料,以及沼氣發電等方面使用。」
根據統計2023年,日本外食及食品製造業產生1426萬公噸的食品廢棄物,當中有786萬公噸被回收做成飼料,比例高達5成以上。其中經過認定,符合安全標準的,在日本就被稱為「環保飼料(EcoFeed)」。
農林水產省粗飼料對策班橫沼光治郎指出,「食品廢棄物需要一邊攪拌,維持攝氏90度,60分鐘以上的加熱處理,處理的溫度以及時間,都是必須記錄保存好2年,我們也會前往確認,他們是否有確實遵守。」
環保飼料J.FEC社長獸醫師高橋巧一提及,「我們以絞碎機絞碎處理,以90度高溫,花60分鐘加熱處理,再藉由乳酸菌進行發酵,做成液體的發酵飼料,一般的食品工廠或超市要處理食品廢棄物時,都必須要花錢,因此我們是拿了錢同時也拿到原料,賣給農家時就只要加上運送成本而已。」
對畜牧業來說,環保飼料價格便宜,又能提升家畜品質,食品業者則可節省不少廢棄物處理成本。從日本的經驗來看,廚餘回收再利用並非壞事,在嚴格標準和確實管控下,就能達到安全又環保的雙贏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