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各地陽光露臉,不少人趁著好天氣出門走走,不過北部和東半部地區的朋友則要好好把握機會,因為下半天開始又會變天,東北季風又將增強,降雨的情況將會一直持續到16日,另外上午9時47分,台東近海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所幸目前沒有傳出災情。
自2020年元旦起實施新制震度分級後,花東地區多次觀測到震度達「5強」以上的地震;氣象局表示,18日下午發生的是主震,昨夜震央在台東關、規模6.4的是前震,通常主震後面還會有滿大餘震。《公視新聞網》為您盤點自2018年「0206花蓮大震」後,發生在花東地區的幾次地震事件。
日本能登半島的珠洲市,19、20日各發生了規模5.0以上的強震,當地跟鄰近地區的震度達到「6弱」跟「5強」,造成不少的災情,還有5人受傷。而2011年的311地震有福島災民向中央政府提起國賠,日前最高法院判決政府無須對承擔責任,引發災民憤怒,也可能影響其他相關訴訟結果。
今(23)日凌晨1時41分左右,不少人被地牛翻身嚇醒,因為花蓮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地震深度30.6公里,之後東部地區陸續發生了超過45次的顯著有感及小區域地震。深夜連續地震全台有感,台東縣最大震度為6弱、花蓮震度5強,南投、嘉義、高雄、雲林、台中、宜蘭、台南、彰化、苗栗、竹縣為4級,東部地區陸續傳出災情。
23日凌晨1時41分,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氣象局表示,規模6.6的地震為今年最大,323地震也是921地震後,台灣本島或沿海地區排名第5的大地震。專家示警,全世界地震活躍期慢慢來臨,甚至已進入活躍期的週期。但也有不同意見認為,以現有資訊推論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的說法稍嫌「跳躍」。
一夜地震不斷,幾次的震央都在台東長濱鄉,最大震度來到6級,也出現零星災情,有民眾被倒下的窗戶砸傷頭緊急送醫,許多人怕到坐在路上不敢回家,徹夜難眠,濱海的永福路甚至掉落一顆直徑1.8公尺,將近十噸重的巨石阻擋通行,還要等人清理。
昨(19)日晚間11時23分,發生芮氏規模5.1地震,地震深度15.1公里,震央位於南投縣竹山鎮,這個地區從昨天晚上8時52開始的小規模地震,到今天清晨為止,一共發生了7次規模3以上的地震。
今(7)日下午6點58分25秒,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41.9公里,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深度為33.2公里。宜蘭、花蓮最大震度達4級;新北、台北、台中、南投、新竹、桃園、雲林最大震度達3級。下午7點0分25秒再發生一起芮氏規模4.2的地震,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42.4公里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為32.3公里。(圖/中央氣象局)第1次地震(6點58分25秒)各地震度:宜蘭縣地區
今天下午4點15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震央位在東部外海、震源深度55.4公里,全台有感。最大的震度在宜蘭、花蓮、台東和南投,地震測報中心表示,未來2天內必須留意可能有規模4到5的餘震。地震測報中心課長趙曉玲指出,「最大的震度發生在宜蘭、花蓮、台東和南投地區,那其餘的震度分別在3到1級,預計在未來的2天之內,可能會有(規模)4到5的地震。」趙曉玲補充,「不過因為這個地區(隱沒帶)它的位置是比較遠